进化心理学告诉你:购物狂的真相?

雯熙她爸 2016-10-2718:48:20 评论 6,858 views

进化心理学告诉你:购物狂的真相?

618刚过,各大电商推出了各种诱惑力十足的促销政策,各位购物狂的钱包又被马云爸爸一洗而空,究竟是什么导致人们如此热衷于购物呢?进化心理学能带给你答案。

不论男女都会受到强迫性购物的折磨,这会直接导致个人经济状况窘迫和财务损失。

人们固有印象中的购物狂会从一个店铺窜到另一个店铺,乱买一气的同时也让自己的信用卡债台高筑。其实,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绝非一成不变。

新的研究表明,有一些购物狂花钱是为了提高自尊或是填补其他那些他们所认为的内心缺憾,另一些则是被普通的物质主义所驱使。然而,不管他们疯狂购物的诱因是什么,这种购买行为本身就可能让他们产生从小小的乐趣到严重成瘾,这一点得到了大多数研究人员的一致认可。

而且,过度购物的现象似乎还在不断增长。

强迫性购物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习惯性购买远超过个人实际需要和承受能力的物品的癖好。

“有一些人是完全理性的消费者;他们购买促销产品,或者必需品,别的都不买,”德克萨斯贝勒大学汉卡莫商学院(Baylor University's Hankamer School of Business)的研究人员詹姆斯·罗伯特说(James Roberts)。“另一方面,有些强迫性购物者会买到自己破产、出现人际关系问题并欠下种种债务;其余的人都处于这两者之间的某个状态。”

专家说,问题的部分原因在于,人们常常认为强迫性购物是一种正面的行为而不是一种应该接受治疗的毛病。

强迫性购物类似于成瘾

一些研究人员把强迫性购物比作其他的一些成瘾性行为,人们以此来逃离现实生活,以致于到了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反而被这些行为所控制的地步。

“当购物欲成了一种自然反应,每当我们生活中遇到坏心情或倒霉事儿时,就把买东西被当成一种精神调解法,那真的会变成一种毛病。”罗伯特对LiveScience的记者说。

强迫性购物的影响深远,它持续的时间可能比你刚买的那双鞋或者那款数码产品能流行的时间还要长。根据伊利诺斯州成瘾康复研究所提供的信息来看,这些不良后果包括巨额的信用卡债务,被摧毁的人际关系,工作问题,抑郁和焦虑。

有些过度挥霍者会隐藏账单和所买物品——类似于酒鬼把瓶子藏起来——这会使得曾经坦诚的家庭关系变得紧张。

“背负着巨额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信用卡欠款,使他们饱受处于欠债状态的情感折磨,惶惶不可终日地痛苦不堪,”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家洛林·科仁(Lorrin Koran)说。“这会导致许多痛苦和家庭矛盾,因为会有诸如此类的争吵,‘你干嘛买这些你不用的东西?;你干嘛要花这个钱?’”

科仁回忆起他的研究中有一些强迫性购物者由于疯狂购物而破产或离婚。一名妇女在几周的时间内就把自己的房子弄没了。

尽管结果可能会“相当严重”,科仁说这些所谓的冲动控制失调是可以治疗的,并且敦促那些受折磨的人去寻求精神治疗。

购物统计数据

科仁与其同事开展了一项电话调查,从超过2500人那里得到的研究结果显示,平均有6%的美国人符合强迫性购物者的标准。他们还发现,过度购物的毛病在男性和女性中的比例大致一样。这个结果发表在了2006年的《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

罗伯特说,其他对于强迫性购物者流行程度的估计数字都在美国人口的2%到12%之间,或者更多。

关于购物狂的模糊的统计数据可能是由于诊断标准和与之相关联的尺度的模糊导致的。

“如何衡量强迫性购物,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直接的过程。但如果研究人员想要清楚地理解并预测这一不断增长的消费者现象,能够准确度量这一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在2月号的《经济心理学杂志》中,罗伯特写道。

为了进一步研究,罗伯特和俄亥俄泽维尔大学(Xavier University)的克里斯·马诺利斯(Chris Manolis)调查了406名男女各半、平均年龄19岁的大学生。学生们回答了关于强迫性购物,滥刷信用卡,对金钱的态度、对物质主义的看法和如何看待把消费作为赢取地位的手段等问题。

“我们发现根据最常用的费伯和欧奎因标准(Faber and O'Guinn scale,费伯和欧奎因认为信用卡的过度使用与物质主义价值观存在着显著的关系)被划分为强迫性购物者的人们,似乎是被诸如自尊心低之类的内在原因驱动的,”罗伯特说。

然而这个标准倾向于把人们划分的极端了——要么你是个购物狂,要么你不是。“我认为我们最好把人们归为一个连续统一体,”罗伯特说。

另一种方法,爱德华兹标准(Edwards Scale),把强迫性购物者按程度划分成了一个连续体,虽然这个标准重点挑出了那些更容易受物质主义和其他外部原因(比如大促销或者商业广告)所驱动的人们。

伊丽莎白·爱德华兹(Elizabeth Edwards)是东密歇根大学(Eastern Michigan University)市场学教授,爱德华兹标准的创立者,说她没有度量物质主义和外部刺激,因此她的标准没有“重点挑出”被物质主义驱动的人。相反地,爱德华兹指出,她的标准是在估量强迫性购物的倾向而非这个行为本身。

我们为什么购物

无法抗拒的挥霍欲望已经与其他的成瘾性联系在了一起,尽管强迫性购物行为现在还没有被美国精神病学会明确认定为一种精神疾病。

“强迫性购物者通常有相当难以抗拒的、自己无法控制的冲动,这可以导致某些伤害,或者是经济上的,亦或是职业上的、人际关系上的,或者兼而有之,”艾普若·兰·本森说,她是纽约一位治疗强迫性购物者的心理学家,同时也是“制止过度购物有限责任公司”的创立者。

她补充说,“这就像身体有个地方痒痒了,他们必须要去挠一下。但他们没意识到购物的欲望就像痒痒的情况一样——如果他们不去挠,痒痒的感觉迟早也会自行消失。”

本森描述了她的一个典型顾客,一位妇女长年累月地不断购买首饰、服饰和鞋子,然后因某些缘故,她需要摆脱这种上瘾的症状。“她们来到这里,或许是因为她们有了一个长期的目标,如果不戒掉购物瘾那么目标永远实现不了。她们想买房子,或者想要个孩子,或者,购物癖被她们的丈夫发现了,”本森说。

像其他的瘾一样,购物填补了某种空虚。市场学教授爱德华曾在研究一项名为“匿名债务人”的12阶段矫正计划时发现,和一般人相比,参与者中的强迫性购物者具有某些特定的性格类型。他们倾向于有自尊心低,喜欢空想,容易抑郁和高度焦虑。

“出去买一大堆东西会让你的自我感觉更好。有些人会争辩说那真的只是在尝试树立起自尊心,”爱德华在一次电话采访中说。“不幸的是,当你是个强迫性购物者,如果情况失去控制,反而可能使你更加焦虑,并进一步打击你的自尊心。”

爱德华没有发现强迫性购物和收入或者性别有关系,这表明男性女性都可能会产生失控性的挥霍行为,不论他们拥有多少财富。

消费社会

过度购买的现象正在变得越来越普遍,基于自己的研究和对他人过往研究的回顾,罗伯特认为这要归因于社会对物质生活的日益重视。

尽管醉鬼或其他极度上瘾者的行为被视为禁,姑娘们的疯狂挥霍却常常会得到人们的赞许和喝彩。

“强迫性购物和其他上瘾症状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被社会容忍的,”本森补充说,“布什总统没让我们出门喝酒嗑药,但他确实让我们出门购物。消费推动我们的经济发展。”

本森帮助她的顾客处理这种失调带来的情感和实践方面的问题。除了找到过度挥霍的根本原因之外,她还会指导他们制定一个消费计划,让他们在遇到本森称之为“可能导致崩溃的高风险状况”时作好准备。

“明白自己购物是为了什么,潜在的和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你是否因为孤独而购物?是否为了庆祝而购物?——如果是,那么就去找到其他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重要的需求,”本森说。

编译 / 雯熙她爸

雯熙她爸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