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百年风云
1945年8月9日美军在日本长崎投下原子弹后升起的蘑菇云
系列《言必称希腊还是中国》之5.1
2008年的中国波澜壮阔,不可预见的大事发生了很多。年初南方少见的雨雪灾害只是开篇,此后诸事接踵而来。可预见的大事也有很多,比如举办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也属于计划内的活动,大多数中国人对于国家的进步感同身受,日益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是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历史转折的最佳纪念。在不平凡的2008年,国人将目光更多投向了1978年,甚至是国共展开大决战的1948年,而百年以前的1908年却很少被提及。不过也有例外,2008年11月,清史编纂委员会披露了“光绪皇帝死于急性砒霜中毒”的结论,为一桩百年谜案提供了新证据。
1908年11月中旬,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两日内相继去世;2008年恰逢百年,但是世人很难因此去关注两位缺乏好评的历史人物,尤其是慈禧太后。不过出于巧合,中国的一个重要历史转折就是出现在1908年,虽然那一年并不值得纪念。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一个旧强势人物的去世会引发政治地震,也是变革的前兆;一代旧人物的去世则表明变革完成。这种肉体消亡的背后是社会对旧观念的抛弃。
晚清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鸦片战争至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同光中兴、甲午战争至溥仪退位。其中慈禧太后掌权达四十多年,是一位核心人物。
慈禧(1835~1908)姓叶赫那拉,名杏贞,满洲镶黄旗人;慈禧是她成为太后之后的徽号。慈禧1852年选秀入宫,1856年生下咸丰皇帝唯一存活的皇子载淳。母以子贵,慈禧开始进入权力中心。1861年8月,咸丰去世,5岁的载淳继位。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奕䜣联手,发动辛酉政变,铲除顾命八大臣。两宫垂帘听政,定年号为同治。1875年初,同治病逝,无嗣,两宫立慈禧的侄子兼外甥、4岁的载湉为帝,年号光绪。1881年,慈安太后暴亡,慈禧大权独揽。1889年,归政光绪。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再次总揽朝政。1908年11月初,慈禧、光绪病情加重。13日慈禧下命将醇亲王载沣之子、3岁的溥仪入宫教养。14日下午光绪去世。相距不足20小时之后,15日中午慈禧去世。溥仪登基,年号宣统。
慈禧晚年的照片。
对慈禧的评价通常是权力欲极强、缺乏远见卓识,属于保守势力,作为变局中的国家最高实权领导人,辜负了历史赋予的机遇,对于国家衰败负有主要责任。近些年,慈禧从简单的负面形象变得逐渐复杂起来,虽然难以得到与曾国藩、李鸿章类似的肯定,但是已经不至于一棍子打死了。
清朝后期的发展并不是一路衰败。历经了第一阶段的外患和内乱相继爆发,之后的三十年间,由于内乱平息,经济得到恢复;开展洋务运动,新兴产业诞生;世界格局因列强内斗,减缓了对中国的压力,因此清王朝曾出现过短暂的复兴,史称“同光中兴”。矮子里拔将军,尽管同光中兴只是在前后混乱阶段之间一段短暂的安定,但也有些可取之处。皇帝年幼,太后主政,这是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在此期间,慈禧的表现并不是脸谱化的守旧人士,更像是一个大家族中德高望重、主管事务的老祖母。她对一批汉族名臣恩威并施,尽量做到人尽其才,树立了极高的个人威望。同治病逝,对慈禧打击很大。光绪成人后,慈禧隐退去颐和园养老,应该是出于真心。只是在光绪和众大臣的恳请下,依然保留权力,但已很少过问政事。甲午战败,慈禧都没有过多干预。只因戊戌变法中,慈禧判断国家将乱,所以才再次出山。
家和不一定万事兴,国乱却通常万事衰。从慈禧的表现来看,她一直将维持国家稳定作为第一要务。这并不只是慈禧一个人的想法,包括洋务派和清流派,尽管有政策纷争,却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在努力。以曾国藩、李鸿章的实力,其实有兴风作浪,甚至取而代之的能量,但他们从始至终都服从慈禧的领导,也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认为推翻清朝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于国于民不利。
但是经过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之乱后,清政府对国家的领导能力越来越受到质疑。尤其是庚子之乱中,慈禧借助义和团、对所有列强宣战的荒唐之举,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皇室和政府远逃西安,慈禧的领导权威遭受重创。东南几省甚至违抗诏令,露出割据的迹象。此后民怨鼎沸,改革之声日益高涨。慈禧依然执意求稳,清末新政的效果太慢,而预备立宪更像是一场骗局。各界心急如焚,激情四射,革命之声渐起。慈禧心力交瘁,油尽灯枯,血肉之躯终有完结。慈禧死后,摄政王载沣掌握实权,依然妄想保持皇家正统。可是此时的大清王朝即使集合所有中外人杰,也回天乏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多省响应,战死者寥寥。清王朝却如一座虽经多年修补,但根基已朽的高大建筑,一阵清风拂过后,轰然倒地。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一些外国人员在故宫太和殿中留念。
以孙中山(1866~1925)为首的南方革命党军事实力不济,被迫与清廷重新启用的袁世凯(1859~1916)议和。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率宣统皇帝溥仪,在养心殿正式发布清室退位诏书。第一道谕旨全文如下: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至此,古老的世袭王朝划上句号,中国进入了另一个新纪元。获得优厚待遇的清室退守深宫,宣统的年号在紫禁城里依然适用,也留下一些隐患。
晚清历史之庞杂多变,恐怕是中国历史之最。一系列事件因果传递,失败连着失败。由此再续上军阀混战、日本侵华、国共内战等等,更是纷乱如麻。从力图求稳,结果却怎一个“乱”字了得,于是,清朝后来成为承担责任的最佳人选,慈禧太后也成为主要责任人。历史的进程在有幸与不幸中,把清朝推上浪尖。好处是后人可以减轻压抑感,轻装上阵;坏处是总结经验教训时不免偏颇,为后来的错误推脱责任,然后静等新的苦难和悲剧。其实让清朝承担一切,有失公允。因为基于当时的综合条件,希望清政府做出超能力的事并不现实。用英法美日等国做标准批评清朝,可以百分之百的正确,但不全面。评判清朝得失功过的同时,还应该与莫卧儿王朝和奥斯曼帝国这两个庞大的国家相比。甚至只有将三国视为一体,才更能深刻地理解面对工业文明的冲击,古老的农业帝国如何一步步解决长期积累的问题。
由于清朝灭亡后,国家长期不安定,关于辛亥革命到底算成功还是失败的讨论由来已久。其中“清末有没有机会实行君主立宪制”是近几年由此延伸的一个新话题,也是对暴力革命进行的一种反思。纠缠于共和或立宪,这个视角过于现代。其实,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无论是民主共和还是君主立宪,虽然有思想启蒙的进步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都免不了沦为儿戏之作。晚清及其后的时局变化不是靠选择政治口号就能决定的,外部因素也不起主导作用,其主轴仍然是中国的传统方式,所以先将清朝灭亡看成正常的改朝换代即可。
清朝是满人统治,长期的满汉不平等造成汉人思变。“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比“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更有号召力的口号。推翻清朝,希望让一切重新来过的不仅是革命党,而是几乎所有实权势力的共同愿望,武昌起义只是起到了发令枪的作用。另外从民间角度看,清末同治、光绪、宣统三代幼主登基,年龄一个比一个小。同治、光绪都无子,连个女儿都没有。这种局面置于中国历史,就是气数已尽、王朝更替的预兆,足以对全社会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正是因为需要改朝换代,所以君主立宪不是选项。
中国由此成为亚洲最早一批挂上“共和”名号的国家之一,并且坚持了下来。当时及后来世界上很多国家,为追求政治时髦,都喜欢用新名词,甚至沿袭至今。而仅仅起个好名字,并不能保证国家快速进步和正常转运。名义上的共和对于中国来说,虽然只是新瓶装旧酒,不过即使是新瓶也必须值得肯定。尽管不可避免地要迎来强人独裁,但至少废除了世袭的合法性。从秦末的“大楚兴,陈胜王”“芒砀山斩白蛇”,到努尔哈赤的“七大恨”、太平天国的“拜上帝”,这类装神弄鬼、替天行道的说辞也被淘汰了。再想起兵夺权者,必须要打着民主共和的旗号。
但是历史的巨大惯性不易消除,还是有人做过恢复帝制的努力,结果徒劳。袁世凯曾非常自信,1916年初借立宪之名,洪宪称帝,行君权之实。没想到辛亥革命后,共和思潮普及。尽管袁世凯颇有些功绩,但人们喜欢袁大头银元,却不喜欢袁大头皇帝。各地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袁世凯重病之下,一命呜呼。1917年,张勋推举溥仪搞复辟,遗老遗少们总想把动静闹大,结果更是一场闹剧。其实,即使君主立宪成为可能,估计也不能持续太久。因为按照一般规律,中国最终会向美法苏德靠拢,土耳其和印度也是如此,却很难成为英国和日本。也正是借助倒袁反帝斗争,力主民主共和的孙中山声誉日隆,为后来的国民党崛起打下了基础。
清末的改朝很顺利,换代却很失败,因为偏离了中国的统一传统。在统一问题上,清朝的表现非常抢眼。虽然列强环伺,但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侵略,列强在其他地区屡试不爽的招数却在中国效果不佳。他们首先发现,攻陷北京容易,而要完全控制中国很难。中央集权的影响力非常强大,不可替代,与能够被殖民的印度莫卧儿王朝不同。列强再退一步,仿照肢解奥斯曼帝国的套路,支持地方独立,效果也不好。汉文化区坚如磐石,连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很强的势力眷恋统一。清朝灭亡时,除了割让大片人烟稀少的领土给沙俄,台湾割让给日本,以及一些小地方被蚕食外,总体保持完整。这与亚洲其他老大帝国相比,结果算是最好的。在遭遇外患和内乱时,清朝没有很快崩溃。国家反而经过一系列复杂运作,通过学习引进,打下一些基础,为后来的大乱和分裂积蓄了一批新型人才,促使大家至少要借用新思想打内战,而很少承袭孔孟的老套路。清朝纵有千般不好,在民族团结及融合上却多有可取之处。尽管并非出于自愿,最终牺牲了自己,但是保全了多民族的国家。在这点上,反倒是当年有不少汉人受狭隘的民族主义影响,曾主张国家应该瘦身,舍弃“累赘”的边疆地区,建立汉族自己的共和国。等明白不能放弃大一统后,才又主张“五族共和”。后来以此为基础,顺应国际潮流,国家与民族同体,采用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辛亥革命虽具有底层起义的内容,而后来政局变化,出现南北议和,实际是袁世凯集团实现了对清政府的内部取代。不过这种勉力维持的表面统一难以持续,因为国家僵化的统一保持太久,往往需要用解体来调剂,汉唐都是如此。更何况当时国际动荡,清朝已经耗尽了维系统一的资本和实力,袁世凯也不过是一个末代权臣。清失江山,天下共逐之,各地实权派,表面拥护统一的说辞掩盖不了实际的分裂。民主共和、自由宪政之旗无人不举,强权夺利、明争暗斗之事无人不为,列强插手,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也许只有乱上一阵,大家才会怀念统一的好处。幸亏这片土地从来不缺乏统一的动力和能力,适时的短期分裂和大乱,都是为将来长期的统一和强大做准备。与以往不同,世界已经大变,中国不能置身事外,所以新的统一需要一种新的面貌。
辛亥革命是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历史事件,被赋予了浓厚的西方色彩。不过,形式上的成功不等于长期积累的各种问题能够快速解决,一个没有皇帝的新局面对于所有中国人来说就是一个棘手的大问题。清朝易灭,共和难立,大量阿Q式的革命者混迹其中,还有列强虎视眈眈。依照传统和现实,只能出现曹操式的人物,要想蹦出华盛顿,未免太自作多情。在爱国激情的鼓舞下,很多人曾天真地认为,只要思想转变、制度改变,再涌现一些英雄大侠,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事与愿违,因为落后的农业国家不可能完成向工业国家的瞬间转变。
中国终于破除了自己旧文化的藩篱,开始吸收世界新文明的能量。正如孙中山所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的变局之路是一个庞大、复杂、艰苦、长期的过程。征程漫漫,百转千回,至今都没有停下脚步。告别落后与无知,奔向救亡与启蒙,多少志士仁人,“为雪国耻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
黄龙旗最初是清朝海军的军旗,后于1888年被定为国旗。
五色旗是五族共和旗的俗称,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国旗。
青天白日旗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国旗。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