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言必称希腊还是中国》之6.2
2009年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与会各国和各团体针锋相对,充分表达了各自的意见。会场花絮不断,最后通过了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欧美对会议结果表示失望,指责中国等新兴国家不负责任;而发展中国家则据理力争,强调自身的发展权利以及发达国家的历史责任。会议几乎是在争吵中结束的。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会标,象征着地球是一个整体,每个国家都会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评判会议成功与否可以有多种标准,指望通过一次会议就取得效果也并不现实。比如,为解决一个复杂问题,往往要召开多次会议,在认识问题的过程中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逐步推进、达成共识。某些会议即使宣告胜利结束,公布伟大成果,也可能被后人认为是失败的。但是万事开头难,有些会议只要能够召开,就可以视为某种胜利,哥本哈根大会就是这样的大会。
哥本哈根大会的里程碑意义是不分国家贫富强弱大小,大家都已经认识到气候问题正在损害全人类的利益。而且这种利益不是简单的零和游戏,处理得当是全赢,处理不当是全输。从某个方面来说,哥本哈根大会甚至超越了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联合国设立的初衷是为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虽然长期受强国把持,利益分配难以做到客观公平,但是至少避免了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全人类因此受益。不过很多国家因为地缘优势,能够远离战火,军事安全问题并不迫切,所以可以轻视联合国的存在。可是这次哥本哈根大会,安全问题更换了内容。一些岛国强烈表态,曾经的世外桃源预见到了自己的世界末日,而很多暂时无忧的国家也预见到了威胁。
气候暖化问题首先由科学界提出,欧洲多国较早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很多发展中国家初遇此类问题时不明所以;饭还没吃饱,哪有闲暇去注意气候和环保。不过现在也认识到,问题不解决,将来可能还是吃不饱。本次大会,许多国家都做出了碳减排承诺。大家希望通过努力,争取将全球气温的升幅限制在2℃以内。
人类生存要依赖自然界。面对自然,人们更容易理解有形的地理,对于无形的气候则长期认识不清。气候是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内的气象一般状态,主要指温度、降水、日照、风、无霜期等各项气象要素的各种统计量。这些都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气候与地理密不可分;与地理一样,气候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至关重要,只是能影响到何种程度,还有争论。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气候条件中的温度是一项重要指标,季节性的温度变化会影响到人们的穿衣和户外活动的时间长短,那么大历史中的温度变化对人类社会曾经产生过什么样的影响呢?中国气象学家竺可桢(1890~1974)利用丰富的史料,研究气候变化,于1972年写成《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此文的英文版写于1966年),其中有一段结论,摘抄如下:
本文对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史的初步研究,可导致下列初步性的结论:(1)在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温度大约比现在高3℃~5℃。其间上下波动,目前以限于材料,无法探讨。(2)在那以后,有一系列的上下摆动,其最低温度在公元前1000年、公元400年、1200和1700年;摆动范围为1℃~2℃。(3)在每一个四百至八百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五十至一百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范围是1℃~0.5℃。(4)上述循环中,任何最冷的时期,似乎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寒冷波动向西传布到欧洲和非洲的大西洋海岸。同时也有从北向南的趋势。
竺可桢《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文中的气温变化表。
虽然是专业文章,但是结论中也有容易理解的内容,比如第二条最低温度出现的大概年份。农业文明时期,经过一段人口增长之后,如果遇到低温气候,食物获取量必然减少,不能维持已有的人口规模,因此容易引发包括战争在内的社会动荡。最低温度出现前的100~200年,温度已经呈现走低趋势,如果持续时间长,乱局就可能延长。社会最动荡的时期通常出现在温度下降幅度最大的时期,导致人口大幅减少;随着温度持续回升,农业增产、人口增加,动荡才会慢慢减缓,迎来好时光。
以中国为例,公元前1100~前1000年发生武王伐纣(前1046年左右),黄土高原的周取代华北平原的商;300~500年出现永嘉之乱、五胡十六国;1100~1300年金灭北宋,蒙古南侵西征;1600~1700年清灭明。四个时段发生的历史,都是较冷地区的人们向较温暖的地区进攻。环球同此凉热,不独中国,欧洲也上演了几乎相同的故事。公元前1100~1000年,北方的多利安人南下摧毁迈锡尼;300~500年外族灭亡罗马帝国;1100~1300年十字军东征;1600~1700年爆发三十年战争,也都是因温度冷热转换引起的长期乱局。从表中还可以看到,最近的一次低温出现在1850年前后,而东西方的同步事件是1851年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运动,1848年欧洲多国因农业歉收粮价上涨,爆发城市革命运动。
以上几个最冷年份之间,时间跨度较大。在其中的温暖期,农业容易增产,人口随之增长,多蕴含中国和欧洲社会的繁荣期,列表如下:
前1000~200 |
春秋战国、秦、汉 | 古希腊、古罗马 |
500~1000 | 唐、北宋 | 中世纪前期人口扩张填满欧洲 |
1300~1600 | 元、明前中期 | 文艺复兴、大航海、宗教改革 |
1700后一段时期 | 康乾盛世 | 工业革命 |
温度变化只是自然条件变化中的一项指标,而导致社会兴衰变化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温度变化不可能与社会变化精准对应。以上所列只是希望能大致说明,在温度变化幅度增大的时期,中国与欧洲社会发展的某种同步性。另外,中亚、西亚、南亚地区也有类似的历史进程。由此不难看出,大自然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及对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因为在农业文明时期,作为最重要的生存资源,食物的获取量受气候影响巨大,所以人类社会经常被气候这只无形的大手玩弄于股掌之中。一般的规律是温度升高,农业生产较稳定的地区扩张;温度降低,农业生产较不稳定的地区扩张。不过在极端状况下,高温时期也不全是好年景,会出现干旱少雨,引发旱灾。
在工业文明时期,由于技术进步,人们获取包括食物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的能力大幅提高,人类似乎已经战胜了自然。不过,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人口增长、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问题逐渐显现,宜居成为奢侈品。当生存资源相对人口越来越少的时候,气候的重要性再次显现。与农业社会不同的是,自工业化以来,人为因素对地理和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由于过度使用化石能源,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促进了温度升高;而全球暖化不仅会改变气候的平均状况,还会引发更多的极端状况。现在,如果温度持续升高,各种气候灾害会对人类的生存构成重大威胁。例如海平面上升,海岛和低地地区被淹;或者大旱大涝以及虫灾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大幅减产。在农业社会,不同地区的人们联系并不紧密,自然灾害即使很严重,相对来说影响也都是局部的。但是工业社会发展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果自然灾害频发,情况持续恶化,人类的应对能力捉襟见肘、山穷水尽之时,牵一发动全身,局部爆发的问题将会向国际扩散,谁都难以独善其身。
如果依照过去的思路,对此难题倒也有办法。因为地球历史中很多时期的温度都高于现在,而且生机盎然。即使平均温度再上升4℃甚至更多,现有的资源也能保证部分人存活。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并不会因此整体灭绝,只要经过一番血腥的打打杀杀,将“敌人”和“坏人”消灭即可。不过在道义上人人平等的年代,同类自相残杀的理由已经不好寻找。看着同类因灾死亡,袖手旁观都会受到心灵谴责,更不要说幸灾乐祸或者落井下石。共同的困难能够促进人们的和解,比如英法和好是因为德国的威胁;德法和好、中美和缓是因为苏联的威胁;中俄亲近是因为美国的威胁。政治游戏也要遵循生存法则,道理都是一样的。人类在气候问题上达成某种共识是因为大自然的威胁。但大自然真是人类的敌人吗?现在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大自然本身没有道德,也没有阴谋,胸襟坦荡,宽广无边,周而复始,无欲无求;对待万物如同一个整体,一视同仁,连病毒细菌都不分,更别说好人坏人。人类长期在惧怕自然和与之斗争的两条道路上徘徊,胜不足喜,败则堪忧。科学不发达的时候,人类并不十分清楚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各种解释都有。现在对于洪灾、旱灾、台风等的成因已经比较了解,预测手段大大提高。不过也有力不能及的方面,比如地震。地震属于地壳板块间的抽疯行为,虽然有规律,但是不能精确预测时点和强度,做不到临震预报。这也给部分江湖人士留出了生存空间,所以每次地震过后总有人跳出来吹牛。
预测自然灾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灾、减灾,人类对此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在对抗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人类也在不断扩展生存空间。但是现在以技术手段挑战自然的壮举越来越受到质疑。其实这并不是技术自身的问题,关键是人口增加后,只能向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并不适宜居住的地区移民。有人居住的地方才有自然灾害。按照标准,南极洲终年都是雪灾,但是和人类井水不犯河水,企鹅过得优哉游哉。居住条件越艰苦,对技术手段的要求会越高,对技术手段的依赖性会越强;束缚河流、砍伐森林、填埋湿地、烧煤燃油,都是人类的招数。但过度使用会慢慢导致环境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变化,结果就是洪水肆虐、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气候变暖。目前人类社会爆发自然灾害的频率越来越高,防灾成本加大。部分人长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些曾经心地善良的好人,在穷山恶水间正在变成坏人。
人类应该怎样更合理地借助技术与自然相处,从古至今很多人对此都有过思考和论述。人类在自然面前所面临的问题,往好了说是在不断试错,总结经验;往坏了说是不知天高地厚,自讨苦吃。由于人类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存在很多不足,所以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对人类和自然、以及二者的关系产生的全面影响。尽管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人类已经取得了巨大进步,但仍是长路漫漫,需要不断求索。
历史中许多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和远大设想,都有一个资源无限的前提假设,好像只要人尽其力,各种资源如粮食、猎物、矿产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导致在具体实践中,人们的目标总是以战胜自然或改造自然为主。但是现在很多资源入不敷出,越来越不够用,长此以往,人类必将走入一条死胡同。对于资源,人们不可能再依靠粗犷的单边索取了,而应该谋求如何精准稳定的永续获取。从生存角度看,资源匮乏、人口庞大、技术创新三者的关系已经接近某种嬗变的临界点。新局面需要新思路和新手段,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必须要做出改变。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