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言必称希腊还是中国》之6.4
古希腊遗迹中有很多阿波罗神庙,其中巴塞的阿波罗·伊壁鸠鲁神庙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的一片崇山峻岭之中。接近目的地时,映入眼帘的不是神庙,而是一顶硕大的白色帐篷,非常现代也非常怪异。看介绍才知道,为防止神庙的石灰岩材质受到各种自然侵蚀,希腊政府决定牺牲外部景观,于1987年加盖了挡风遮雨的大帐篷。
神庙是斐加利亚城邦在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修建的,不过该城邦并未受到战火波及。当时,古希腊地区爆发了一场大瘟疫,斐加利亚人躲过了灾难。他们认为这是城邦守护神阿波罗出手拯救的结果,而原有的阿波罗神庙可能是太小或老旧,于是修建了这座更大的新神庙。设计者是曾经参与建设雅典帕台农神庙的伊克梯诺,据说他为躲避战争和民主暴政来到这里。神庙建在一处名为“巴塞”的高地上,离城市较远,施工难度很大。为了强调阿波罗的“拯救者”(古希腊语为“伊壁鸠鲁”)身份,所以神庙的全称为“巴塞的阿波罗·伊壁鸠鲁”。这样一座典型的形象工程随着城邦经济的衰退遭到废弃和遗忘,没有战火的毁坏灼烧,只接受大自然的风吹雨打,直到18世纪末被重新发现。很多雕像保存完好,于是也被英国人拆下运走,现存于大英博物馆,安放在命运相同的帕台农神庙雕像旁边。
巴塞的阿波罗·伊壁鸠鲁神庙遗迹,绘于19世纪初。
阿波罗被称为太阳神似乎是常识,其实严格地说阿波罗是光明之神。而在古希腊的神谱中,另有正牌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由于太阳可以等于光明,所以从古希腊时代起,阿波罗就常被误认为是太阳神,与赫利俄斯混为一谈。神仙的诞生和分工本是人为,不必过分计较,不过阿波罗还是有其特殊之处。
阿波罗最初的职能可能只是牧羊人的守护神,其后层累叠加,职能增多、工作加重。他掌管谷物和畜牧,是下层民众的靠山;他帮助航海者和殖民者,保障他们的勇敢行动免遭风险;他的箭术百发百中,护佑战场上的射手;他控制医疗和瘟疫等生杀大权,能远程传递物品或进行威胁,让所有人敬畏;他解释宗教法和城邦法,使人们洗心革面;他精通诗歌和音乐,激发诗人和乐手的灵感;他知晓世事,发布神谕,预言未来,消除灾难。这些职能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结果阿波罗被广泛供奉,因此他的神庙也最多,影响力超过了首神宙斯。不仅如此,在这些具体职能的基础上,阿波罗还拥有了高尚的道德。他从不说谎、纯净无瑕,被称为真理之神。另外,他光明磊落,身上找不到任何黑暗,也被称为光明之神,并因此被误认为是太阳神。
古人崇拜神祇多以高大全者为首神,想要什么或者缺什么就赋予他什么功能,法力无边的同时一般也会塑造成威严勇猛的成熟形象。而阿波罗作为“办事牢靠”的多功能神,居然是个“嘴上没毛”的年轻人。他出场时,或弯弓、或抚琴,刚强与柔和浑然一体,青春无限的同时又伴随着不完美的爱情。恐怕只有精神世界充满活力的古希腊人才能创造出这样多才多艺、俊美年轻的男神,并长期崇敬和喜爱他。
虽然帅气与智慧并重,代表真理和光明的阿波罗后来还是败给了被钉在十字架上、苦大仇深的耶稣,但是有关他的各种故事并未间断。阿波罗是艺术创作中被反复使用的角色,在展现其高雅、轻狂的同时,经常见他驾驭着太阳战车驰骋,宣示他强大的力量。难怪美国雄心勃勃的登月计划要以他来命名,也许就是因为想到阿波罗的时候,人们总能放飞青春的遐想。如今有一个非常简单直白的联想,就是从太阳神到太阳能。
万物生长靠太阳,崇拜太阳几乎是早期人类的共识。太阳不断地进行着核聚变反应,就像一颗巨大的、连续爆炸的氢弹,向外辐射能量,其中有一小部分能量来到地球。地球上的能源除地球本身产生的能(如地热)和万有引力作用产生的能(如潮汐)之外,最主要是接受太阳辐射,然后转化形成的各种形式的能。而当能源危机如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的时候,促使人们又把目光投向了太阳。
现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化石类能源占比极高,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这类能源从长远看也是可再生能源,只是再生的速度异常缓慢,均以百万年、千万年计,所以目前只能视为一次性不可再生能源。即使随着技术进步,将地下、海底的各种化石能源充分开发利用,让全球还在增长的70亿人口都进入工业化社会,过上现代化生活,时间一久能源也会枯竭。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越来越像吸食毒品,使用简便的同时,积累的综合危害越来越大。如果未来一段时间,世界的人口总量保持不变或增长,那么在大面积爆发粮食危机和水危机之前,有可能先爆发能源危机。而对于资源的归属,尽管可以做出各种法律界定,但对于大历史来说,这种界定的合理性、有效性都非常有限和脆弱。面对资源不足,再道德高尚,再文化共荣,也难免兵戎相见、血流成河。有技术优势的一方可以暂时获胜,之后再打,如此循环往复,直到人类灭亡。这是一种常见的观点,虽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却有警示作用。
浪费可耻,白白燃烧化石能源的行为渐渐成为过街老鼠。低碳生活已经开始引领时尚潮流,人们的生存观念、生活方式都在悄然发生改变,许多在工业社会早期形成的传统正在被抛弃。不过即便如此,依然不能扭转能源短缺的现实和趋势。因为按照现在的社会运转方式,越发展导致能源消耗越多。这等于饮鸩止渴,所以节流只是一方面,替代性开源更重要。
人类不会坐以待毙,在科学指引下,技术与资本携手开始了新的征程。水能(水坝)、核能(核电站)作为化石能源的补充早已大规模应用,贡献巨大,但也一直受到水能的环境问题、核能的安全问题困扰。可燃冰是新开发的化石类能源,煤化工产业只是提高化石类能源的利用率,作用都有极限。地热能、潮汐能受地理限制,很难广泛应用。生物能源和粮食需求有矛盾,现阶段不能扩大。而倍受青睐的光伏太阳能和风能,又因为光伏太阳能能量密度太低、风能不稳定,造成性价比较低,短期内大规模推广存在困难。可控核聚变也被寄予厚望,欧盟、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印度7方出巨资在法国设立实验室进行研发。可控核聚变的原理类似太阳的发光发热,利用氢的同位素氘、氚的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氘和氚可以从海水中提取,反应过程不产生温室气体及核废料。由于原料储量大,以及不会危害环境,所以可控核聚变是未来能源的重要希望之一,不过尚处于研究阶段。
在屋顶铺设的光伏太阳能发电装置。
风力发电厂。
新能源技术是一个庞大的家族,除了获取、传输、使用几个重要环节外,储能也很关键。储能是指电能的储存,主要设备是电池。电池可以提供稳定的电能,受外界影响小,但是现在的储能电池普遍存在容量小、充电时间长、衰减快等缺陷,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电池技术如果取得重大突破,将为高效利用新能源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新能源现在是一个技术研发的大方向,各种投入前赴后继。这一过程已经不再拘泥于单纯的增效和牟利思维,同时具有更深刻的自救背景,不是局部自救,而是人类整体的自救。宽泛来看,人类的群体矛盾百分之百都是利益之争,而利益的核心就是各种生存资源。如果再对各种资源进行细分,能源是现在的重中之重。对于能源的利用,传统思维是开发索取,有来无回。将来要变成融入自然循环,就像在土地上生产粮食一样连绵不绝、世代永续。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大自然中存在的能源对于人类生存而言将是取之不尽的。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这一天的到来也许并不遥远,关键还是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在人类历史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哪怕是没有文字记录的时期。划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可以采用很多方法:连续的具体年份最为直观;朝代更替最有故事;至于文学语言,诸如黄金时代、白银时代,最能抒发情感。但是要想完整展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恐怕没有比用技术划分更准确的了。
技术进步是一个不断创新、积累的过程,人们一般会选择对社会影响最大的技术做为时代的代表。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技术就是使用木头和石头。考古发现中,因木器易腐烂,多存留石器,所以将人类社会早期称为石器时代,再细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农耕和畜牧,因此也被认为是农业时代的前期,此后的农业时代可以用铜器、铁器、火器等细分。工业时代距今最短,不过二百多年,但因受到科学指导,浓缩的都是精华,可细分为蒸汽机、电气、核能等时代及现在的互联网时代。以石器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对应社会史,即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对应文明史,即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技术种类千千万万,以功能为依据,用最简单的方法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物体材质和能量的利用,最为重要,可以简称为质能利用;另一类是信息传递。两类技术都追求更强、更快、更高、更广、更远、更准、更多、更大、更小等等。在各种目标的推动下,淘汰旧技术,发明新技术,效率呈线性递增,一路上扬。信息传递技术发展到互联网时代取得了重大突破,成本持续大幅下降,经济落后地区也有希望享用。反观质能利用技术,依然是人类心中永远的痛,前景尚不明朗。
在生物领域,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差别并无特殊意义。在社会领域的主要差别首先是技术,严格来说是复杂的综合技术,因此技术还是连接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的重要节点。技术进步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承担着人类文明进步的重任。如果没有技术,人类肯定不会发生这么多与其他生物不一样的故事。以技术为基础,生产、商业、军事、政治、科学、道德、文化、文明才有了着力点。技术不仅影响资源和人口的关系,还改变社会原有的结构和面貌,如提高女性地位、扶助弱势群体,因此造成人类与其他社会性动物的差异越来越大。
一般情况下,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生存资源呈现简单的反比关系。人类的不同之处在于加入了另一个变量技术因素,三者形成互动,关系相对复杂,而且有时人口也会被赋予资源的性质。在人口和资源呈反比关系的基础上,技术与人口、资源都呈正比关系。三者中人口因素最为简单,可以视为一个比较容易预估的定量。资源因素略为复杂,其实大自然中蕴藏的资源总和也可以视为一个定量,而且比人口更固定,但是可以直接利用的生存资源,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它的变化除了受人口、技术的影响外,还受到自然本身运转的影响。技术因素最为复杂,不仅多变而且有多种组合。过往历史中,技术是人口持续增长的坚实保障,一方面开发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一方面改善生活环境、促进医学进步,提高存活率。每一次重要的综合技术革命,都能带来人口和资源的重大变革,进而引发社会变革。但是技术发展会面临瓶颈,当出现技术停滞,在人口增长、资源减少的情况下,经济会恶化,导致社会发展出现阶段性倒退。另外,技术在扩展空间资源方面能力还是有限,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再发达的技术也不能再造另一个地球。移民到其他行星是另外一回事,还非常遥远。
就像个体存在差异一样,丝毫没有普世精神、也不符合普世价值的自然条件在不同地区千差万别,导致不同的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过着不同的生活。各种天生的地缘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地区的发展不可能同步。地缘优势与技术红利叠加后,强者制定了很多规则和秩序。技术进步对扩大和缩小地区差异有两面性。以某个单项技术为观察对象,短期看,因技术红利的存在,差异扩大;长期看,随着技术传播,减少技术红利,差异缩小。而每当能够迅速提高效率的新技术出现时,又会扩大差异。所以,首先能够改变人类生存规则和社会秩序的因素就是技术、更新的技术。光辉的思想如果没有技术支持,输出革命或输出民主都是做无用功。
技术的普世性早已经不是简单的人类共享,它还能弥补不同地区人们因自然差异形成的生存能力的差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经济差异、制度差异、文化差异等各种社会差异都能从自然差异中找到根源,也可以由此连带出所谓的人种差异、人性差异等等。人类使用和发明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源,而以往的技术始终无法消除资源分布及不同群体获取资源能力的差异,因此无论是通过商业手段还是军事手段,都表现出技术红利与生存资源具有等价性。不过当新技术可以保障全人类获取充足及永续的生存资源后,技术红利可能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新能源技术在理论上,拥有毕其功于一役的功效,可以解决资源不足的困境、平衡资源差异,将全人类置于平等的生存状态,进而最大限度地缩小社会差异。只有当社会差异缩小及至消失时,不同地区的人们才会具有平起平坐的坚实基础。反过来说,如果没有充足的资源,全人类永远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公平、公正、幸福、自由。
技术革命说起来不容易,做起来更不容易。着眼于灭亡,永远看不到希望;着眼于新生,希望就在眼前。人类不会等到用完最后一滴石油或最后一块煤炭,才想起能源技术创新。互联网时代之后,很可能就是新能源(循环能源)时代。能源革命亦如农业革命、工业革命那样,必将写下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面对新的挑战,未来虚位以待,这是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革命。人类一定可以从太阳那里获取新的能量,再次激发出青春活力,开创一个没有黑暗的光明世界。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