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平静下的于无声处听惊雷

丁舟 2019-12-0423:40:12 评论 3,577 views

系列《言必称希腊还是中国》之3.13

1650到1750的一百年间,世界大局与前后的时段比较,相对平静。欧亚大陆作为全球的中心区域,发展到此,呈现出很大的东西差别。亚洲静得像一潭死水,只是不时在自己的地盘上扑腾;欧洲则是暗潮涌动,水流持续向四面八方漫延。

日本德川幕府(1603~1867)结束战国时代后,由统一带来的短暂兴盛已经结束,闭关锁国,转向停滞,暮气沉沉中等待各种矛盾爆发,以迎接明治维新的到来。

中国清朝(1644~1911)经过平定内乱,休养生息,迎来康乾盛世,有效疆域面积创历史纪录,圆明园也越修越漂亮。期间于1685年与俄罗斯进行雅克萨之战,清军胜。不久签订《尼布楚条约》,定出两国边界,暂时避免了北方外患。

由穆斯林建立的印度莫卧儿王朝(1526~1858),虽然名义上拥有广阔的疆域,但总是起起伏伏,无力把四分五裂的帝国进行有效整合。它的新主人不再是亚洲人,新命运是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伊朗萨非王朝(1502~1736)摆脱了伊斯兰逊尼派的束缚,恢复相对独立的文化传统,将什叶派教义定为国教,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异类,与莫卧儿和奥斯曼长期进行零星战争。后来王朝解体、更替,向今天的伊朗演变。

奥斯曼帝国(1299~1922)开始衰老,转攻为守,从威胁欧洲逐步变成受到欧洲威胁。但即使近距离受到刺激,也缺乏引发重大变革的动力。奥斯曼帝国等待着国家解体,瘦身成今天的土耳其。

亚洲在停滞中享受安逸,欧洲国家的表现各不相同。南方总体平静,北方辛辛苦苦,忙个不停。

意大利亚平宁半岛的城市国家黯然褪色,地中海经济萎缩,无力再支撑欧洲文化中心的地位。教皇失去了号令君主的权威,已经养不起最顶级的艺术家,好在还有教皇国这块固定资产。

葡萄牙的军事实力下降,无法保障早期的利益独享,被各国先后成立的东印度公司逐渐瓜分。葡萄牙从领跑者变为跟随者,重归平淡。

西班牙家底殷实,是各国眼中的肥肉,却不善经营,挥霍无度,甚至经常欠债;先后败给英法,殖民地慢慢丢失。18世纪初爆发的王位继承战争,令西班牙在欧洲的地位加速下滑,不仅丧失了本土以外的所有欧洲领土,连自己的军事要地直布罗陀都被英国占据了。西班牙从哈布斯堡王朝的领袖沦为法国波旁王朝的旁支,再也无力参与高强度的竞争,不过依然能凭借美洲殖民地的收益减缓衰落的速度,直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打响。

北方分别在海洋和陆地曾经创新领导新潮流、风光一时无限好的荷兰和瑞典逐渐露出败象。因为面对英国和法国的崛起,他们与西班牙的境遇相似,都只能不断丧失各自的利益。

英国在克伦威尔死后,有过几轮纷争。1688年议会政变,赶走了信仰天主教的詹姆斯二世;凭借玛丽二世的婚姻,从荷兰请来威廉三世,史称“光荣革命”。次年通过《权利法案》,把“国王的议会”变成“议会的国王”。从此英国议会权力大于王权,迈向君主立宪制。国王逐渐统而不治,放弃世俗权力。在18世纪初,为提高行政效率,英国又确立了对议会负责的内阁制度。内阁成员不再由国王挑选产生,改由下议院多数党组建。对外为获取最大利益,英国在欧洲大陆长期奉行见缝插针、挑拨离间的政策,效果极佳。同时,在海战中击败其他海上强国,殖民地面积疯狂增长,英国取代西班牙成为新的日不落帝国和世界海洋霸主。

百年平静下的于无声处听惊雷

表现威廉三世和玛丽二世1689年共同加冕的版画。

法国以三十年战争胜利为契机,在太阳王路易十四(1638~1715)长期执政期间,成为欧洲大陆的新霸主,具备了与英国争霸的实力。法国在宗教问题上长期摇摆不定,路易十四出于集权统治和对抗英国的考虑,1685年决定禁止新教,倒向天主教。随着经济军事强盛,法国成为新的文化中心。法语流行于欧洲上层社会,用来谈论宫闱秘闻和启蒙思想。

神圣罗马帝国留下的一盘散沙在慢慢重新聚拢,其中南部的奥地利和北部的普鲁士最具实力。奥地利顶住了奥斯曼最后的进攻,扩大了在东南欧的势力。不过由于先天不足,在各方夹击下,无法坐大。1740年爆发的王位继承战争令其利益受损,富饶的西里西亚地区因此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在诸侯国的纷争中崭露头角,成为德意志北部地区的强者。腓特烈大帝(1712~1786)是欧洲典型的开明君主,吐故纳新,建功立业,将普鲁士提升为欧洲诸强之一。

俄罗斯在16世纪彻底清除蒙古钦察汗国的势力,开始统一的进程。罗曼诺夫王朝的建立,使俄罗斯的中央集权得到加强。虽然起步晚,但是成绩大。俄罗斯通过各种手段,加上对寒冷气候的适应,拥有了广阔的疆域。彼得大帝(1672~1725)这位身高2.05米的巨人沙皇,年轻时游历欧洲,后进行各项改革,通过武力解决诸多陈年顽疾。彼得在位期间,对外扩张加速。1721年迁都圣彼得堡,国家重心西移,拉近与其他强国的距离,便于斗争,也便于吸收新知识。因康熙皇帝与彼得大帝同期,所以中国人喜欢将二人作比较。其实二人一旧一新,多云泥之别,少雷同之处。

百年平静下的于无声处听惊雷

法国路易十四、普鲁士腓特烈二世、俄罗斯彼得一世的肖像。

在这一百年中,不幸降临在美洲人和非洲人身上。美洲的玛雅、阿兹特克、印加三地的辉煌已成如烟往事;印第安人随着殖民者入侵加剧,因疾病、战争、流离失所而大量死亡,人口锐减。同期随着美洲种植业的兴起,大批的非洲黑人作为奴隶被贩卖到美洲,总量远远超过前一百年。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结局对比异常残酷,原来的美洲主人消失殆尽(现存的印第安人多为混血),而奴隶们最终迎来解放。他们的不幸成就了白人的幸福,来到美洲的欧洲移民数量迅速增长,其中从英国来到北美的移民最吸引后人的目光。

地理探险的时代并没有结束,新发现的地域都被欧洲收入囊中。欧洲、非洲、美洲之间人员迁徙,流动加速,新的经济模式成为推动该区域的主要发动机。首先是欧洲生产的军火、纺织品等运到非洲,主要换取奴隶后运到美洲,再换取农产品和矿产品运回欧洲。如此循环往复的贸易过程被称为“三角贸易”,其本质与古希腊的商业模式没有区别,但是范围与规模不可同日而语。间歇性的集市升级为永久开放的市场或交易所,各项交易制度不断改进以适应远洋大宗贸易,具备了全天候、全球化国际经济的雏形。欧洲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英国和法国霸气外露,普鲁士和俄罗斯蓄势待发。列强的影响注定不限于欧洲本土,全球都将被波及。

百年平静下的于无声处听惊雷

欧洲、非洲、美洲的三角贸易线路及区域图。

亚洲的贸易数额也在增长,但是由于欧洲的壮大,以及美洲和非洲南部的加入,亚洲的地位在下降。尤其是陆路贸易的衰落,显露出亚洲致命的软肋。丝绸之路在蒙古帝国消亡之后已经失去往日的风采,敦煌洞窟的开凿就是止于元代。此后三百年,尽管政局并非空前混乱,但是因海上贸易的繁盛,亚欧大陆东西贸易双方都在逐渐摆脱陆路。17世纪全球贸易兴起后,丝绸之路上中亚地区的广阔土地归于沉寂。

1750年的世界政治版图已经具有今日世界的基本轮廓。除南部非洲和大洋洲以外,种族、语言、宗教的分布范围开始基本定型,大航海时代的余晖将要散去。地球就这么大,陆地就这么多,人口却在增长。

全球贸易带来的不止是商业繁荣,人口的变化也不仅限于个别地区数量的增减。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玉米、甘薯、土豆经过引进推广,已经在欧亚适宜的地区广泛种植。粮食供应量的增加造成人口增长,在中国尤为突出。高产作物借助高效农业,令更多人享受到多子多福的快乐,人口从清初的1.6亿达到乾隆全盛时期的3亿。可惜超量的人口不能改变低效的社会,只是在测试中国土地的承受力。欧洲的新增人口农业吸收较少,更多的人转向新兴的工商业和服务业。众多行业得到细化,工程技术、金融、法律、教育的从业人员增加较多,最为重要的是欧洲社会的财富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

农业文明最主要的财富标志是土地,其次是贵金属等稀缺商品。欧洲国王、教会、贵族对土地的争夺是中世纪斗争的主旋律,但是随着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格局被打破,土地的重要性在下降。这并不是说大家会放弃对土地的争夺,而是土地在经济活动中不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比如不能提供新增税收。高产农作物虽增加了粮食供给,而人的饭量不会大幅度增长,造成粮食价格停滞不前。金银本身只是交易媒介,不能像土地那样可以生产粮食。如果没有其他变量,金银供给增加,等于货币供应量增加,按常理应该造成土地价格上涨。但是欧洲在这一时期,农业用地的价格却呈下降趋势,相反城市的土地价格一直上涨。因为金银的主要流向是促进工商业发展,制造丰富的商品以满足人们的新需求。金银的交易信誉高于上帝,不受天灾人祸影响,长期是城市人口的主要财富标志,对城市综合发展的助推作用最为明显。各国比以往都更重视金银的储备,信奉重商主义,通过出口其他商品换回金银,在国内流通发展工商业,英法最为成功。

欧洲还涌现出一批科学家,足以令其他变化都为之逊色。从哥白尼到伽利略,再到牛顿(1643~1727);从《天体运行论》到《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再到《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科学革命完成,现代科学创立,为人类的文明史添加了一项重要内容。虽然有前辈的积累,但是科学的金苹果能够砸中牛顿,依然被认为是一个横空出世的奇迹。由他创立的经典力学,实现了对客观世界在物理层面进行计算和推导,尽管其中的不足最终由相对论弥补,可是已经功绩非凡。因为牛顿,人类的知识体系出现了一次质变,模糊的世界逐渐变得清晰,描述方式也随之改变。

百年平静下的于无声处听惊雷

有关牛顿科学成就的宣传画。内容包括拉丁文封面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反射式望远镜、三棱镜色散实验、星际之间的万有引力、海上生明月的潮汐现象,还有那棵传说中的苹果树和树上成熟的红苹果。

当时的世界处于早期全球化时代,欧洲社会经过前期积淀,完成了南北综合实力的强弱转换。资本主义形成,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他地区的经济正在不自觉地被纳入欧洲的轨道,政治变局也将随之发生。

如果只是延续上述的变化和发展,那么欧洲也仅是在农业文明里转圈,兴盛过后,一切都有被打回原形的可能,就像古希腊一样。于无声处听惊雷,历史的进程没有重复老路。欧洲先是借助大航海,在农业文明的角逐中取得优势;随后借助科学的力量,在18世纪下半叶发明出蒸汽机,引发工业革命。从此,欧洲及全球之前所做的一切都被赋予新意,因为人类迎来了一个新的文明类型:工业文明。

丁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