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圣人甘地的艺术人生

丁舟 2019-12-1816:03:57 评论 2,577 views

系列《言必称希腊还是中国》之5.6

2009年3月初,西方某拍卖公司拍卖圣雄甘地的遗物。拍品包括甘地生前用过的一副金属边框眼镜、一双皮质凉鞋、一块怀表和几件铜质餐具。最后,一位印度富豪胜出,并将物品捐献给国家。甘地一生非常清贫,死后留下的私人物品数量有限。在拍品的基础上再加上一身传统的印度土布服装和一支钢笔,估计可以构成甘地一套简单的全部家当。从物质上看,甘地是一贫如洗;从精神上看,甘地却被描述得非常富有。世人在他的精神遗产面前,反而常常显得一贫如洗。

现代圣人甘地的艺术人生

被拍卖的甘地遗物。

甘地(1869~1948)出生于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博尔本德尔。其家族成分是第三种姓吠舍,信仰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都属于吠舍,必须向神庙上供,缴纳赋税,供养婆罗门(僧侣)和刹帝利(贵族、武士、官员)这前两个种姓。种姓制度在印度延续数千年,至今根深蒂固,是印度社会严重的现实问题之一。尤其是第四种姓首陀罗(贫民、雇工和奴隶)和等外的贱民(不可接触者)备受歧视,难有改变命运的机会。

“甘地”的本意是食品商人。商人的地位在印度与中国有些类似,不高不低又不可或缺,转变发生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之后。婆罗门、刹帝利的政治、经济地位有所下降,商人阶层得到提升,有了从政的机会。甘地家族步入政界后,自他的曾祖起,三代出任当地土邦的首相。甘地13岁结婚,在青春期表现出的叛逆行为与后来的形象大相径庭。他和小伙伴们抽烟吃肉、小偷小摸。不过与大多数人很欣赏自己的青春期不同,甘地随着年龄增长,很快用宗教思维告别了过去,以神为榜样,力图完善自我。他本想从医,但是毗湿奴派反对活体解剖,不得已只能从政。为了今后的仕途便利,家里给甘地提供了留学英国学习法律的机会。殖民地时期留学英国,是当时很多印度家庭规划孩子人生道路的重要步骤。

出发前,甘地发誓远离酒色、不吃肉食。但这样的生活习惯令他很难融入英国社会,而干扰学业的结果是甘地更愿意思考人生、哲理、宗教、精神等话题。最后,他不仅成为了一名坚定的素食主义者,而且极端鄙视物质享受。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有众多落后国家的学子来这里学习富国强兵之道,在这么一个“大染缸”里,甘地能出淤泥而不染,真是另类中的另类。

甘地学成回国,取得律师资格在孟买工作,随即被派往南非的一家印度商行担任法律顾问。他一干就是二十几年,期间又成为禁欲主义者。南非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移民众多,社会地位低下,甘地自己就曾数次遭受歧视和侮辱。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甘地开始组织和领导印度侨民与当局做抗争,并在抗争过程中形成了他的“非暴力不合作”学说。尽管抗争后的胜利成果根本无法巩固,但甘地却获得了民众的称颂。1915年,甘地回到印度,讲经授业,广收门徒,被尊称为“圣雄”。以其树立的个人威望,他必然要在政界一显身手。1920年,甘地成为国大党领袖,投身印度独立运动。他曾多次被捕入狱,更多次因各种原因绝食抗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印度1947年获得独立。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参加一次祈祷会时,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当时的场景极富震撼力。胸膛连中三枪后,甘地捂着伤口,语调祥和地说了最后一句话:“哦,天哪!”

甘地最大的政绩是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领导印度获得独立。以1900年为中点的一百多年间,现代化几乎等同于西方化,所以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无不以学习西方为己任,争取“师夷长技以制夷”。但这些“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成功经验,对于有西方教育背景的甘地来说一钱不值。他更关注的是在西方不居于主流的非暴力思想传统,并从中汲取能量。甘地没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连他自己都认为只有二流水平。律师职业是近现代西方造就政治人物的摇篮,要求逻辑性、完整性、严谨性、协调性等专业水平和对法律的尊重与苛求精神,不过甘地却素以无法无天、知法犯法而闻名。律师职业并没有给甘地成为伟大的政治家添彩,反而在批评者眼中是一个攻击点。甘地的反其道而行之,明显有别于那个时代的大趋势。结果,作为近现代一系列落后国家改变自身命运的重要章节之一,印度的经历显得与众不同,很难用常理来看待其中的前因后果和因素轻重。

印度拥有悠久的农业文明,却缺少军事扩张的行为,在历史中似乎从来没有太大的领土野心。喜马拉雅山脉难以翻越,印度对西北面的中亚、东面的东南亚也少有兴趣,对近在咫尺的印度半岛南部也缺乏有效统治。相反,外族经常侵占印度,从亚历山大到匈奴,再到穆斯林和英国,而且成功率极高,这表明印度的军事实力一直很弱。不过军事力量弱,不等于爱好和平和主动放弃武力。遇到天灾人祸、王朝更迭、教派冲突,印度人之间同样杀戮不断。

气候因素中的年平均温度过高,是印度人不善于军事战争的主要原因。甚至连妄图征服世界的亚历山大都不愿深入印度,而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干脆直接撤兵。天气炎热,人在室外活动能量损耗大,很难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试想,战事未开,尚在准备阶段就已经大汗淋漓,还怎么奋勇拼杀?印度人面对英国殖民者,也曾多次武装反抗,因实力差距过大,总是以失败告终。不能唤醒民众继续战斗,也就没有人愿意做无谓的牺牲了。打不过又要争取权利,只能另寻他途。

种姓制度等级分明,管理严格,被统治者长期逆来顺受。在利益受到严重侵犯的时候,武力反抗行不通,只能消极怠工,并借此与统治者进行博弈。这种非暴力抵抗的传统在印度由来已久。甘地受到西方非暴力思想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但更主要还是源自本土深厚的文化积淀,例如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耆那教中的非暴力教义,因此才有机会形成较为完整的非暴力不合作学说。另外,甘地还强调平等、牺牲、不占有、不记仇、艰苦朴素、自力更生等各种美德。经过东西融合,作为充满宗教思维的新学说,如果只是说说,也就是老古董新包装。不过印度顽固的种姓制度和被殖民的现实,却令甘地的学说继往开来,大有用武之地。

非暴力等于放弃武力抗争,看上去很有感染力,但在首先要靠武力说话的时代,希望通过纯粹的非暴力手段取得成功是幼稚可笑的。如果全面梳理因果关系,就不难发现,甘地的成功不是非暴力,也不是不合作,而是因为主动寻衅滋事,引发对手使用暴力,造成社会不稳定,增加对手的管理成本,同时将自身居于道德高地,使对手遭受道德谴责。所以甘地学说的完整叙述应该是“非暴力不合作总滋事”,甘地及其追随者对这种方式的运用相当纯熟。众人蔑视法律,兴高采烈如过节般主动排队等待入狱的场面千古少有,而殖民者焦头烂额的窘态表明这些行动效果很好。

如果对手是德国或者日本侵略者,这套手法再纯熟也不会有效。估计在初始阶段,甘地就会壮烈牺牲或者被永远关进大牢。非常幸运,甘地的对手只是英国,一个惯以绅士形象示人,也是满嘴仁义道德的老牌资本主义强国。20世纪上半叶,一战、二战对欧洲人的心灵创伤极大,他们开始反思殖民统治的危害性,引发殖民主义在全球退潮。其实道德因素还是次要原因,各地民族主义兴起后,反抗加剧造成经济利益减少、管理成本增加才是殖民者对殖民地兴趣降低的最重要原因。列强被迫在各殖民地扩大当地人的自治权,且战且退。以英国为例,除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南非等地区,英国移民定居立国外,其他多数殖民地的英国人都呈撤离之势,而印度是英国在亚非两大陆结束殖民统治的第一个国家。18世纪的印度对于英国来说是块宝,到20世纪中叶则像棵草。东印度公司获取暴利的光辉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谁还愿意背井离乡来到这个酷暑闷热之地呢。在与印度人交手的过程中,英国人不是军事失利,而是彻底厌倦了。在英国人心目中,印度的地位下降可以与南非做对比。英国移民的后代深爱南非,不惜与国际舆论为敌,长期实行种族隔离政策。南非的地理、气候、钻石、黄金延缓了道德力量的发挥,直到1994年非国大取得执政地位,白人才交权。

现代圣人甘地的艺术人生

1942年蒋介石访问印度,是中国近现代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国访问。其后国民政府发表声明,公开支持印度政治独立、民族自决。照片为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与甘地及其他人员的合影。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人们喜欢强调印度人的奋斗,而忽视英国人的退让;强调甘地的英勇行为,而忽视他的滋事行为。可当年英国人却认为甘地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表面讲友谊、背后搞破坏,利用民众的愚昧、无知、牺牲到处表演,为自己捞取道德资本。不过,随着岁月流逝,甘地的学说越来越符合西方的口味,而其他暴力革命者并不会获得这样的赞扬。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多数国家根本没有实践甘地学说的条件。如果照葫芦画瓢,死得很难看也许有些夸张,但是活得肯定很悲惨。甘地留给印度的遗产并不多,无尽的赞颂掩盖不了实际的空洞。他号召印度人放弃英语、反对印度现代化、主张回归传统,对腐朽的种姓制度几乎无所作为。当非暴力不合作的对象消失,其学说只能被束之高阁。继任者尼赫鲁(1889~1964)凭借英国殖民时期打下的一些工业基础,带领国家进入正常轨道。后来印度扩张军力,买航母、造原子弹,发展经济,建工厂、开发软件,如今已经成为新兴大国之一。而这些成绩,都有违甘地的理想。

要说甘地没有继承者并不全面,二战后,一些非洲国家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也使用过非暴力方式。另外,至少有两位著名人士都声称受到甘地的影响,不过都不在印度。他们分别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和南非非国大领导人纳尔逊·曼德拉。金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至少在法律上梦想成真了;曼德拉在监狱中的一针一线没能完全缝合南非黑人和白人的分歧,但至少黑人可以掌权了。两位领袖能取得成功,非暴力很吸引眼球。不过,合作才是关键,妥协也必不可少,最终更要依法办事。这与甘地的学说及行动还是有重要区别的。

印度独立了,巴基斯坦也就独立了。巴基斯坦的国父真纳(1876~1948)是印度穆斯林的领袖,原是一名成功的律师,也曾经留学英国,也曾是国大党领袖。他主张与英国当局开展合作以实现民族独立,后因与甘地政见不合,退出国大党。印度的穆斯林占少数,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大潮中处于劣势,早有自治及独立的意愿。印度教教徒对穆斯林基本采取暴力不合作的态度,甘地对于调和两派矛盾,除了一次次的绝食,别无良策。英国去意已决后,1947年6月,《蒙巴顿方案》匆忙出台;8月,巴基斯坦和印度分治独立建国,英国结束殖民统治。随后两派疯狂互相屠杀,死亡数十万之众。有很多人呼唤英国人再来殖民管理,但已无可能。屠杀平息后,两国仿照希腊和土耳其的模式,进行人口互换。不过因种种原因,进行得不彻底,留下了隐患。因地理分隔,巴基斯坦被分成东西两部分,后来东巴基斯坦于1971年独立为孟加拉国。有观点将印巴矛盾的根源归于英国的《蒙巴顿方案》。英国人是有责任,但是如果总强调英国人的阴谋,根本无助于解决问题。因为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的千年恩怨才是主因,而甘地当年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助推了矛盾的激化,尽管这不是他的本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南亚次大陆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印度河与恒河依然流淌,同样是源自青藏高原,但它们毕竟不同于中国的黄河和长江。

甘地因为距今不远,生平被全景记录。他的一生多有瑕疵,二战期间反对抵抗法西斯更是硬伤。甘地的言行只是符合印度的脚步,并不符合时代的节奏,获得如此高的赞誉有些不合常理。不过以一般的标准来评价甘地,肯定不到位。因为甘地真不是普通人,也不是一般的政治家或精英。他的称号是“圣雄”,即常说的圣人。甘地是一位最接近历史上圣人的现代人,可能是工业文明时代唯一的圣人,估计也只能出现在印度这样一个不易产生暴力革命者的落后农业国家及与英国这样的先行工业国家相互碰撞的特殊时期。

印度不盛产战士,却盛产思想者。在印度衣食住行的成本比较低,闷热的天气非常适合人们找一处清凉所在,静静地思考一些“大”问题。所以从古至今,印度的思想者数量非常庞大,但其中大多数人没有著书立说,不为人知。世界其他地区很多思想者的神奇言行,在印度往往不值一提。即使今天去印度旅游,还可以经常碰到一些貌似不食人间烟火的思想者。思想者多了会出思想家,思想家多了,如果机缘巧合就会出圣人。

与那些被宗教、政治经年累月加工过的圣人略有不同,甘地没有经过修饰,在很多人眼里,懵懵懂懂中就度过了一个浑然天成、几近完美的艺术人生。他奉行素食主义、禁欲主义,对物质的要求降至最低,连多长几斤肉增加体重都显得多余。有了以上的点缀,再用语录式的思想和义无反顾的执着做铺垫,甘地用一颗一尘不染的心,实践非暴力的理想,并以悲剧告终。这样的人物如果都不称圣,恐怕其他圣人都得被消除称号了。

现代圣人甘地的艺术人生

甘地边纺线边阅读的照片,拍摄于1946年。甘地反对工业化,强调用传统生产方式自力更生,但并不清楚这种纺车是古代从西亚传入印度的。而他自己,至少没有拒绝眼镜、怀表等舶来品。

作为农业社会的残留,圣人并不神秘,也无需崇拜。世人有幸与一位圣人生活在同一时代,也有助于了解古代圣人是如何形成的。对甘地的赞扬,主要源于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内心深处对暴力的厌恶。甘地坚信自己的学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历史对此曾经不屑一顾。不过,估计人们会逐渐忘却甘地的一些不合时宜的言行,选择性地记住他的优点。当人类彻底拒绝暴力时,映照在甘地身上的光环还会被成倍放大。到那时印度民族独立的篇章可能已经转成甘地的简单背景介绍,或者只是一个注脚了。

丁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