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世界艰难的复兴之路

丁舟 2019-12-2211:14:27 评论 3,427 views

系列《言必称希腊还是中国》之5.18

2008年3月29日至30日,第20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首脑会议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召开。会议通过了《大马士革宣言》,强调阿拉伯国家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承诺通过对话解决内部分歧,谴责以色列以武力和封锁对巴勒斯坦实施暴行,决定向巴提供政治和经济援助……这些文字都是老生常谈,年年复制即可。

二战末期,1945年3月,埃及、伊拉克、约旦、黎巴嫩、沙特阿拉伯、叙利亚、也门七国的代表在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条约》,宣告联盟成立,至今成员国已增至二十多个。地区联盟在组织形式上要高于国家,但现实情况是权力和约束力极弱。阿盟的资历比欧盟、东盟、非盟都老,如果说别人是低效,那么阿盟的作用几乎是无效。

与基督教世界相同,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都可以被纳入伊斯兰世界,主要包括北非、西亚、中亚、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及东南亚部分国家。不同之处是,现在“伊斯兰世界”一词仍然同时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和政治意味,而“基督教世界”一般仅指宗教。伊斯兰世界的重要地区是阿拉伯国家,矛盾中心是中东地区。尽管伊斯兰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由于都信仰伊斯兰教,所以其中某地出事,外人经常会以偏概全:“伊斯兰世界或穆斯林如何如何”。这样说虽然有失公允,但经过比较不难发现,现在的伊斯兰世界除了石油,的确缺少走向世界的内容,而频频见诸媒体的内乱和恐怖分子,很容易给人造成脸谱化的整体印象。

如果用经济数据来评判,伊斯兰世界也许并不差,最多是内部贫富差距大了一些。但是谁都明白,所谓的富,除了石油几乎一无所有。坐拥石油财富的穆斯林感谢真主的恩赐,没有石油财富的穆斯林大多成为穷人。当用石油似乎能够换来一切,一切似乎就不用改变,甚至可以无视社会问题的存在。伊斯兰世界不能为世界提供现代化产品,却又离不开现代化产品。生活用品另说,高端武器全部依赖进口。而受制于人的武器装备,在现代战争中可以很快沦为一堆废品。富得流油掩盖不了技不如人的惨烈现实,面对以色列,伊斯兰国家无计可施。

伊斯兰世界艰难的复兴之路

左图:阿联酋迪拜,用石油财富建成的梦幻城市。右图:受到战火摧残的巴勒斯坦难民居住区。

畸形的经济不仅无助于技术进步,还给政治格局带来混乱。在一系列失败面前,伊斯兰世界的思想、文化遭到差评,伊斯兰教更是首当其冲。所有宗教本质上无所谓高低优劣,也不必贴上喜爱和平或宣扬暴力的标签,关键要看政治表现。伊斯兰教因创立时间较晚,算得上是多种宗教的集大成者;再加上先知穆罕默德的政治才能,所以与其他大宗教相比,伊斯兰教更世俗化一些。穆罕默德及《古兰经》肯定了对其他宗教信仰的尊重,此后,各种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政权对异教相对宽容,这也是伊斯兰教得以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大航海之前的伊斯兰世界,尤其是西亚地区的穆斯林,借助地利、经商等优势,是最全面了解已知世界的人,视野和知识远高于同期的中国人和欧洲人。以现在常遭诟病的女性地位为例,在伊斯兰教出现以前,阿拉伯地区的女性地位极低,被视为男性的附庸或财产。伊斯兰教兴起后,承认女性拥有对自己财产的支配权和对遗产的继承权。女性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在很多领域都出现过女强人,与中国盛唐时期的女性表现交相辉映。这种情况在农业社会,王朝或国家的扩张期及辉煌期并不鲜见。而从当年的先进开放到后来的落后保守,伊斯兰世界的经历与古代中国有相似性,强烈的反差是欧洲率先进入了工业社会。

伊斯兰世界艰难的复兴之路

吉里巴甫是穆斯林女性的一种服饰。

伊斯兰世界处于欧亚交通要冲,铁骑、商旅都曾经名满天下。大航海之后,海洋商路开通,天下大变,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处处通途,各路豪强借助海洋轮番登场。全球化时代,横向对比成为所有国家和地区不能回避的现实,对比的结果是争取自身现代化。由于西方国家长期的巨大优势,所以落后国家初期的现代化进程几乎等同于西方化,普遍采用囫囵吞枣、生搬硬套的做法。经历各种成功和失败后,才开始因地制宜、挑肥拣瘦。如今,现代化已经不等同于西方化,如何寻找适合本国或本地区的现代化道路,是全世界包括西方国家都面临的巨大挑战。而伊斯兰世界整体却陷入困境:地利衰竭,人口暴增,社会混乱,问题丛生。祖先的金戈铁马、丝路驼铃已成绝响,曾经早已冲破的大海、高山等天然屏障似乎又重新困住了穆斯林对外交往的路径。

在苦难中前行,是落后国家的必经之路。中国从鸦片战争到冷战,每时每刻都觉得自己处于悬崖边缘。伊斯兰世界是受西方影响最早的地区,遭受的苦难也不少,可是没能把握先知先觉的优势,甚至不如中国这样后知后觉的国家。伊斯兰世界有所变化始于19世纪末,奥斯曼帝国解体加深了突厥民族和阿拉伯民族的隔阂。中东地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没有受到太大伤害,战后在民族独立的大潮中纷纷建国。随着大型油田的陆续发现和开采,中东地区成为了全球工业命脉的重要血库,同时又陷入了多次对以色列的中东战争。1973年,因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上涨,产油国收益大增。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倒台,以霍梅尼(1902~1989)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掌权。1980年爆发的两伊战争,加深了阿拉伯民族和波斯民族的仇恨。1990年,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1937~2006)借统一和解放之名,入侵科威特。其他阿拉伯国家出钱请美欧派兵打海湾战争,造就了一场美欧直接盈利的现代战争。有观点认为,由于以色列的存在,如钝刀子割肉般影响了伊斯兰世界的发展。其实,以色列只是让问题暴露得更加充分,即使没有以色列,状况也不会好转。

伊斯兰地区的割据传统和欧洲一样悠久,奥斯曼帝国的瓦解被视为历史的进步,但是一盘散沙后更显示出一种无奈。国家冲突、民族冲突、宗教冲突此起彼伏,各种内斗不断。统一走不通,民主更难行。土耳其的先行一步并没有起到示范作用,而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强制推行更像是民主惨案。争取安全稳定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是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将消灭以色列甚至美国作为目标,并不明智,也不现实。部分伊斯兰国家,如土耳其、埃及、约旦已经同以色列保持着正常的国家关系,但影响有限,还饱受争议,加重了伊斯兰世界的内部分歧。内乱没有结束的迹象,又滋生了恐怖主义。恐怖分子各种滥杀无辜的行为是对现实强烈不满的极端表达,是现代文明不能容忍的,没有任何前途。

伊斯兰世界每天都很忙,可是看不出大方向。个别国家即使表面完成了政治制度现代化,荣耀过后,也是步履维艰。归责于政教合一、传统思想是浮于表面的解释,再掺杂一些文明冲突论,就更冠冕堂皇了。然而这样的轻描淡写并不符合历史的发展规律,谁能断言伊斯兰世界永无出头之日?那么是什么更基础的因素阻碍了它的现代化进程?难道石油枯竭之日,才是觉醒之时?

当今世界,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但现代化一定是工业化。近现代同样经历过苦难的中国、印度等国正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行进,成绩不少问题也多;东南亚、拉丁美洲也是如此。反观伊斯兰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工业化的进程极为缓慢,个别项目即使有所建树,也缺乏延伸。由此也就不难理解,抛开高楼大厦的幻影及石油富豪的奢华,伊斯兰世界整体的社会状态,如政教关系、习俗律法、女性地位等各方面,可以说依然处于农业社会。宗教地位极高,所以才会有“圣战”之说,而曾经也高举过圣战大旗的基督教世界早已经走出了中世纪。压制宗教势力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但是世俗势力变强,可不是仅靠什么纸上谈兵的思想,而是要靠真枪实干的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伊斯兰世界落到今天的地步,追寻思想的原因,不如顺着宗教、政治、商业、军事、生产的顺序,找寻到技术的原因。综合来说,伊斯兰世界还没有跟上工业化的脚步,现在的表现,对外是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矛盾和对抗,对内不过是割据情况下,农业社会混乱的常态。

要说伊斯兰世界对工业文明无动于衷、顽固保守、激烈反对,并不全面和准确。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一百多年来,在部分地区,如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埃及、叙利亚、巴基斯坦等国,在所谓的开明专制或军人强权阶段,都极力推进过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巴格达、德黑兰、喀布尔、开罗、大马士革、卡拉奇等城市也曾经西风阵阵。但是,该地区的总体工业化程度都不高,尤其是缺乏重工业。那些利用石油财富建设的现代化城市,更像是一栋栋空中楼阁。能消费工业产品不等于能生产工业产品,生活现代化不等于社会现代化。不论政治上的左与右、宗教与世俗,伊斯兰世界少有符合标准的工业化国家。局部的工业化只限于一些城市,农村很难受益,城乡差别不能缩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随着人口增长,少许的工业化成果又将慢慢消耗殆尽,推广技术困难,传播科学更是奢谈。世俗政权无能,民众的宗教认同高于国家认同,必然导致宗教势力回潮。

伊斯兰世界艰难的复兴之路

伊朗巴列维时代的海军女军官。

伊斯兰世界艰难的复兴之路

1972年阿富汗喀布尔街头的年轻女性。

按照其他地区的发展规律,工业化进程只有快慢之分,很难长期停滞或倒退。而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这条铁律,在伊斯兰世界似乎失效了,结果各种旧思想被当成了禁锢社会发展的主因。其实新技术向来都是旧思想的掘墓人,在破除了与世隔绝的情况下,如果技术传播后的长期应用效果表现较差,励精难以图治,多难不能兴邦,那么主要因素一定是自然条件不足。对比来看,如果说美国是集工业文明的各种自然优势于一身,那么伊斯兰世界就是集工业文明的各种劣势于一身,因为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极不利于工业发展。

欧亚大陆伊斯兰教的主要传播地区包括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除巴尔干半岛、高加索地区外,以西亚为核心,形成了三条伊斯兰地带:西亚至北非;西亚、中亚至中国新疆、河西走廊地区;西亚、南亚至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尼。

西亚作为伊斯兰世界的核心区,主要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水资源的先天不足是造成工业化进程艰难的一个最重要原因。两河文明的辉煌已是几千年前的往事,此后西亚的农业水平很难提高,就是因为缺少更大、更多的河流。随着增长的人口与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更加突出,只能通过商业贸易和军事扩张来维持发展。现在阿拉伯某些地区,甚至水比油贵。缺水还间接导致缺电,而通过大规模烧油发电来发展工业并不可行。工业文明是耗水耗电的大户,缺水少电会造成工业成本高企,结果是现代制造业缺少竞争优势,根本无法发展,各种在其他地区可以应用的技术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除了西亚,在其他伊斯兰地区也能发现阻碍工业化持续发展的自然原因。北非处于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尼罗河水量不足,同样缺水;中亚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还是缺水;南亚、东南亚主要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区,虽不缺水,但自然条件也不适宜工业发展。水资源的因素在中国也引发了类似的情况,缺水地区的工业很难发展。而中国工业化进程中整体表现为南强北弱、东强西弱,主要就是由水资源分布决定的。在伊斯兰世界的包围中,鲜明的对比是以色列凭借技术优势,将约旦河的水资源利用到极致,再加上海水淡化,实现了工业化。但是这种模式,现阶段只能在地区局部实现,其他伊斯兰国家望尘莫及。

伊斯兰世界值得一提的例外是土耳其。当后人把主要功绩归于凯末尔的时候,很容易忽视土耳其拥有的一些自然地理优势。土耳其没有大河,全国水资源的总量并不突出,但有一大优势是凭借安纳托利亚高原拥有的大西洋水系和印度洋水系,全国水资源分布相对均衡,小河很多。再加上气候温和、降雨适量,所以造成土耳其约2/5的土地是可耕地,约1/8的土地适合放牧。这样的农业条件能够保障粮食自给自足,农业人口的生活相对稳定;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时,城乡差别、贫富差距能保持在可容忍的范围内;进而保证政治体制改革可以全国一盘棋,逐步推进,各项工业化成果得以巩固。因此也不难理解,其他伊斯兰国家的很多强权人物其实都想学习凯末尔,但是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乡、贫富矛盾开始激化,缺少工业化的城市化进程只会增添新的隐患,政府又没有足够的资源如借助技术红利,来缓解这些矛盾,只能用强权维持社会稳定。而强权当道日久,经济不见起色,改革出现停滞,同样会引发严重的社会混乱。不过,土耳其水资源的潜力对于现在技术水平下的深度工业化还是不足,随着人口增长,能保持目前的状态已经不错了。

从短期看,伊斯兰世界的工业化进程依然困难重重,仅靠出口石油资源是没有希望的。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提高工业化水平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掌握节水技术的地区。要想加快进程,只有寄希望于未来在新技术的引领下,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电能成本大幅下降,那时才是伊斯兰世界整体发展启动的重要机遇。而在目前,所有美好的愿望都是奢望。一个倒下,另一个站起,换汤不换药,在没有最乱、只有更乱的局面下苦苦等待。总之,谁的工业化程度高,谁将实现社会现代化,只有以此为基础,讨论其他变革才有意义。如果没有技术进步,无论主动被动、游行政变、君主教主、总统总理、分权普选,各种政治变革都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不独伊斯兰世界,所有落后国家都是如此。这种因缺乏技术进步,面对工业文明手足无措的窘境,中国人并不陌生,翻看自己的近现代史,一切都历历在目。

世上很多事不怕慢,就怕原地踏步的乱。从欧洲及中国的发展过程来看,不外乎几项重要内容:技术进步、经济发展、思想启蒙、科学传播、政教分离,最后工业文明替代农业文明。伊斯兰世界的困难在于同时具有欧洲和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些劣势,所以既不能像欧洲那样在战争中扩张崛起,又不能像中国这样在大一统下和平崛起。不过闻道有先后,即使困难再多,伊斯兰世界的复兴崛起也只是时间问题。现在横向观察,彼此似乎缺乏共同点;等到大家的社会发展水平相近了,可能才会理解,原来彼此的差别没有想象中的大,还是相同点更多。

丁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