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在烧——上甘岭战役纪实(1)

飞蠓 2019-12-0120:55:06 评论 6,575 views

写在前面的话

1956年根据上甘岭战役拍摄的黑白电影《上甘岭》因其优美的主题曲《我的祖国》而被人们所熟悉,“上甘岭”也因此成为中国人最熟悉的朝鲜地名。几十年来,“上甘岭精神”一直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一座丰碑。那么,发生在1952年秋冬的这场战役是怎么打起来的?都有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它的进程究竟是什么样的?相信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

我阅读了张嵩山同志2010年出版的《解密上甘岭》一书,深为书中所描写的大量敌我双方的战斗细节所折服,因此不揣冒昧,根据该书和网上收集到的一些资料,写一写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上甘岭战役。

山在烧——上甘岭战役纪实(1)

【0】两个高地

首先,上甘岭并不是山名,而是朝鲜中部金化郡五圣山南麓的一个小山村的名字,这个村子位于金化城东北方向一个山谷里,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无名高地,站在村子里往南看,右手方向的高地在地图上标高597.9米,因此我军称它“597.9高地”,左手方向的高地在地图上标高537.7高地,我军称它“537.7高地”。597.9高地以南有个小山包,地图标高603.9米,我军称“603.9高地”,朝鲜地名称它“鸡雄山”。鸡雄山距离金化城1.5千米,东北方向山谷里有个小村子,叫下甘岭,第四次战役期间,志愿军总司令部曾短暂驻扎在下甘岭村,后转移至上甘岭村以北的空寺洞。

1951年6月24日,南朝鲜军第9师和志愿军第26军230团、20军175团为争夺鸡雄山进行了激战,我军采用运动防御的战法,在反复争夺、大量杀伤敌军后,后撤至597.9高地和537.7高地一带布防。1952年4月,志愿军第15军奉命接替26军在五圣山、西方山方向的防务,其45师135团负责两高地的防御任务。为固守防线,我军在两个高地进行了大量筑城作业,到上甘岭战役爆发前,建立了基本的防御体系。

我军阵地概况如图1所示,597.9高地主峰上是3号阵地,往南正对着美军鸡雄山防线的是10号阵地和9号阵地,其中9号阵地更突出一些,应该是警戒阵地,10号阵地靠后一些,有一个坑道;10号和9号阵地往东有个相对独立的小山包,是7号阵地,有一个坑道;

山在烧——上甘岭战役纪实(1)

图1 我军阵地编号示意图

从597.9高地主峰分别向西北和东北方向伸出两道山梁,有四个阵地位于西北山梁上,由近及远依次为0号,4号,5号和6号阵地;东北山梁上有三个阵地,由近及远依次是1号、8号和2号阵地,2号阵地东南方向有个小高地,编为11号阵地,有一个坑道。(1号和11号两个阵地该图中没有标注编号)从这个部署看,9号、11号和7号这三个阵地是前沿警戒阵地,敌军要想攻打597.9高地,必先拿下这三个阵地。

整个上甘岭战役打了43天,围绕597.9高地的战斗主要就是争夺这12个表面阵地及若干坑道。敌我双方无数的人在这里倒下,接着又被不知道是哪一方的炮火撕得粉碎。(537.7高地的情况我会在下文适当的地方描述)

美军这边的地图如图2所示,他们把我3号阵地称作598山(598 Hill),把6号阵地及所在山梁称为派克峰(Pike's Peak),把7号阵地叫做桑迪岭(Sandy Ridge),把2号阵地及所在山梁称为简·罗素山(Jane Russell Hill),整个597.9高地被美军称为三角形山(Triangle Hill)。

山在烧——上甘岭战役纪实(1)

图2,美军地图

从地形上看,597.9高地向敌一面较为陡峭,易守难攻,而537.7高地北山坡度较缓,易攻难守。但537.7高地北山的战略价值更重要,因为高地东侧山谷中有一条公路,是敌军的重要运输线,我军据守此处即可监视、打击敌军的生命线,正因为如此,敌军一直想拔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而我军也视其为必争之地。

 

【1】摊牌作战

话说范弗利特1951年4月刚从因车祸丧生的沃克那里接手美第八集团军的指挥大权没多久,就被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迎面砸了一棒,这就是第五次战役。第五次战役我军在撤退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比较大的损失,经过残酷的铁原阻击战,双方战线在朝鲜半岛中部逐渐稳定下来,此后开始旷日持久的停战谈判。

板门店那里不紧不慢的在谈着,范弗利特可也没闲着,他总想利用自己的海空优势在地面上捞些便宜,于是就一再向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提议向志愿军防线发起大规模进攻。但李奇微明白以联合国军的实力,大打是打不了的,只能小打,于是一再否决范弗利特的进攻计划。1952年5月,李奇微被调走,克拉克接任联合国军司令一职,范弗利特瞅准时机,再次向上司提出大规模进攻平康-铁原-金化三角地带,把中国人民志愿军赶出去,被克拉克拒绝了,但克拉克给他留了个口子,允许他发动小规模的进攻。

想进攻志愿军防线的,不只是这个第八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下属的第7师第31团团长劳埃德·摩西也是个狂热分子。他总觉得志愿军五圣山防线是刺在他防区的一根锐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于是从1952年7月开始就努力制定了一个“摊牌作战”的计划,准备夺取598高地(我军叫597.9高地)。为此这个狂热分子不惜以身犯险,亲自带一个侦察排于8月14日晚携带夜视装备摸上了598高地主峰进行侦察。从9月份开始,他主持制定了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打算用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拿下整个598高地,预期作战目的是四个:第一,拉直防线,改善防御态势;二,迫使志愿军后退1500米至2000米;三,避免598高地为志愿军利用作为观察哨;四,如果志愿军反击,可以借此大量杀伤我有生力量。这个计划被逐级上报到美第9军之后,军长詹金斯建议略加修改,派南朝鲜第2师顺便把狙击兵岭(我军叫537.7高地北山)拿下来。修改后的计划打算出动两个营的兵力,在16个炮兵营280门火炮和200架次战斗轰炸机的配合下,用5天时间拿下598高地和狙击兵岭,预计伤亡200人。10月初这个计划被范弗利特送到了克拉克案头,得到了批准。1952年10月7日中午,美第9军发布预先作战命令,将“摊牌作战”计划交给美7师31团和韩2师32团执行,战斗发起日期定为10月14日。

美军的战争机器急速开动,这天下午美31团第一营和第三营就开始在相似地形上展开演习和训练。当晚美31团就召开作战会议,给各营分配作战任务、分发地图。第二天,板门店谈判破裂,4小时后,克拉克发出命令,正式实施“摊牌作战”行动。9日20时,美9军下达军第32号作战计划,规定美7师以不超过一个营的兵力攻占598高地。但同时又规定,31团团长摩西应该保留一个营待命。于是摩西就以“一个营的指挥员控制不了这么大进攻地域”为由,决定用两个营同时发起进攻,计划用第三营进攻598高地主峰(我军3号阵地),第一营进攻简·罗素山(597.9高地东北山梁,我军2号阵地)。

从10日开始,美军炮兵开始对我五圣山地区重要军事目标进行试射,从12日开始进行猛烈的火力突击。范弗利特原计划进行5天预先火力突击,但由于南朝鲜第9师此前与我38军交战时耗费了大量炮弹和航弹,所以被迫缩减为2天。这两天里美军共投掷289枚炸弹,79枚燃烧弹,覆盖我军80%表面阵地。

13日中午,美9军确定“摊牌作战”的D日H时为14日5时。

这天夜里,美31团和韩32团步兵在鸡雄山集结地下车,徒步进入攻击出发阵地,等待出击命令。

14日5时44分,美军开炮,上甘岭大战拉开了帷幕。这一天美军动用了320余门重炮、百余门轻型火炮、30余辆坦克和77架次战斗轰炸机,共向我军控制的两个高地发射投掷约20万发炮弹(我军军史称有上百万发,但据张嵩山考证,为约20万发),233枚炸弹。而这一天我军还击炮弹只有3000发。

为了隐蔽作战企图,这一天美军还同时向当面391高地北峰、芝村南山、上佳山西北无名高地、419高地和250高地实施全线牵制性进攻。

6时整,美军的炮火开始向五圣山方向延伸,掩护美31团步兵的两路进攻:左路第三营的攻击路线是先夺取主峰,然后沿西北山梁直取派克峰(我军6号阵地),右路第一营则分兵两路,同时攻打桑迪岭(我军7号阵地)和简·罗素山(我军2号阵地)。美军计划6时04分同时展开进攻行动,然而左路第3营L连在连长伯纳德·布鲁克斯中尉带领下朝高地方向运动时稍微靠前了一点,6时02分,从头顶上袭来了一阵密集的手榴弹、炸药包和爆破筒,把他们阻挡在一个洼地里。向他们发动攻击的,是驻守在我9号阵地的45师135团9连3排战士,敌军炮火刚刚延伸还不到2分钟,他们就从坑道进入阵地,并迅速向敌军发动打击。

历时43天的恶战就这样提前2分钟开始了。

山在烧——上甘岭战役纪实(1)

【2】主动出击

回过头来再说说我志愿军第15军对上甘岭战役的准备。答案是:既有准备,也没准备。说有准备,是自从15军接手五圣山地区的防御,就开始致力于阵地建设,防备美军攻击;说没准备,是没有料到美军会为了夺取这两个小山包而下了这么大的血本,没有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

第15军是1952年4月下旬开始从第26军手中接收五圣山地区的防御任务,该军防线西起西方山,东到五圣山,正面30千米,纵深约21千米,面积约630平方千米。15军下辖三个师,分别是第44师(军主力师),第45师和第29师(欠87团,为军预备队)。44师加87团负责防御西方山方向,45师负责防御五圣山方向。从这个部署看,15军把防御重点放在了西方山方向,因为西方山以西有一道著名的平康谷地,宽约8千米,一马平川,非常适合美军的机械化部队作战,一旦双方翻脸大干,平康谷地绝对是美军要争夺的要地。

山在烧——上甘岭战役纪实(1)

相比较而言,五圣山地域不利于美军的快速突破,尤其是五圣山本身海拔1061.7米,极为险峻,所以15军军长秦基伟就把相对弱一些的45师放在这个方向上。有些资料说彭德怀曾经给秦基伟指示“五圣山是朝鲜中线的门户。失掉五圣山,我们将后退二百公里无险可守。你要记住,谁丢了五圣山,谁要对朝鲜的历史负责” 我觉得是夸大其词了。如果五圣山真是如此重要,秦基伟绝对不敢把45师放在这里,看地图我们也能看出来明显是西方山更重要。

山在烧——上甘岭战役纪实(1)

45师接收五圣山、忠贤山附近防线后,首先展开艰苦地工事修筑作业。经过半年努力,其中2的135团在597.9高地上修建阵地12个,挖掘主坑道3条,小坑道8条,简易防炮洞30多个。坑道顶部的厚度一般在30米以上,坑道口的防御厚度10到15米,后来的战斗表明,这些坑道经受了严酷的考验,是我军固守阵地的坚强后盾。驻守537.7高地北山的135团1连,还依托坑道工事,展开群众性的“冷枪冷炮运动”,把驻守该高地南山(主峰)的美军第40师打得士气崩溃,也给北山争得了一个“狙击兵岭”的绰号。这年6月,美军将南朝鲜军第2师调上来替换美40师,接手驻守537.7高地主峰的南朝鲜军苦不堪言,把对面的高地北山称为“狙击棱线”。

从8月中旬起,15军前沿的观察站、监听站就发现五圣山对面美军有频繁的异常举动:不断有美军军官到前沿查看地形地貌,小股敌军也不断发起试探性进攻,对面公路上终日有大量汽车运输物资……这一切迹象都表明,美军正准备在五圣山地区发动一次攻势。然而无论是15军还是志司,都不认为美军将在五圣山地区发动进攻,在9月2日的作战会议上,秦基伟依然判断敌军最有可能进攻西方山地区。14日,志愿军司令员邓华发布命令,要求志愿军一线作战部队各自选择当面3-5个有利目标加以攻击,以便破坏敌人有可能发动的秋季攻势。38军选择进攻白马山,15军则选择进攻西方山方向的391高地和五圣山方向的注字洞南山。

就在我军积极准备攻势作战的时候,10月3日,南朝鲜军第9师前沿部队抓获我军一名变节投敌人员,此人是38军114师340团7连副排长文化教员谷中蛟。谷中蛟向敌人透露了38军即将动用第340团和第342团进攻白马山的消息,10月5日,38军按照原定计划发动进攻,战至10月15日,以我军失利告终。

无独有偶,就在10月5日这天,南朝鲜军第2师第32团一个名叫李吉求的中尉参谋穿越前沿投向我军第45师,据李吉求供称,该师将配合美军对五圣山地区发动进攻。遗憾的是这个重要的情报并未得到15军和45师中高级指挥员的重视,相反,10月7日45师开作战会议,依然决定本师的重点是要进攻注字洞南山。

10月11日,44师指挥配属的87团3营按照预定计划对391高地进行攻击,数百人趁夜色潜伏于敌军阵地前沿,次日上午10时,敌军对前沿进行盲目炮击,潜伏部队9连战士邱少云被燃烧弹引燃的茅草包围,他坚守潜伏纪律,一声不吭,直至最终壮烈牺牲,为全营在半小时内攻克391高地全歼守敌创造了必要条件。之后韩9师51团连续反扑,双方一直打到11月30日,替换南朝鲜军上阵对打的美军第9师第65团最终也撑不住而退了下去,391高地落入我军之手。

就在45师依旧筹划将于10月18日下午5时发起的注字洞南山战斗,从而把全师重火力部署到注字洞方向的时候,10月14日凌晨5时许,美军抢先一步在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动手了。

一时间地动山摇,无数重炮炮弹和重磅炸弹落在我军阵地上,冲击波不停地震动着坐在坑道内的志愿军战士。这一天的炮火极其猛烈,537.7高地北山1号坑道内我军一名17岁的卫生员甚至被活活震死。

比炮击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驻守坑道的部队和后方失去了联系。战前铺设的电话线已经被炸断,坑道内的步话机员不断把天线抛出坑道外试图与营部取得联系,但战前备用的13根天线全部被敌炮火炸断都没有联系上。危急关头,营部电话班副班长牛保才挺身而出,冒着猛烈的炮火外出修复电话线,在差最后一段线路无法连接上的情况下,一手抓起一个线头,用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为营部与阵地通话争取了宝贵的3分钟时间。

凌晨6时,敌军的炮火开始转移,597.9高地上负责防守9号阵地的135团9连3排官兵在连副指导员秦庚武指挥下,迅速进入阵地。秦庚武是个非常称职的指挥员,用兵如筷子沾油,为减少伤亡,他让3排官兵隐蔽在10号阵地的坑道内,一次只出动3个战士进入9号阵地,伤亡一个就从坑道里补充一个。

就在9号阵地的下方,黑压压一片钢盔在蠕动,这是美军的L连正准备往山上爬,我军官兵当机立断,砸下了无数的手雷、炸药包和爆破筒。激烈的战斗就这样猝然爆发了。

 

【3】D日血战

597.9高地由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9连加强8连1排、机炮连3排负责守备,主要重火器是1门82毫米迫击炮,两挺苏式郭留诺夫重机枪。而进攻高地的美军为美7师31团3营L连、K连、I连和1营的A连、B连和C连,其中L连和A连是左右两路的先头连。战斗甫一打响,左路的L连就被负责防守9号阵地的9连3排死死压制在阵地前沿一个洼地里,不到30分钟,L连所有的军官非死即伤,不知所措的L连士兵趴在洼地里一动也不敢动。

这时K连上来了,连长查尔斯·马丁见状,就把L连士兵收容起来,指挥着他们向上进攻。然而K连和L连攻了一个多小时,依然原地踏步。万般无奈之下,9时10分,美3营营长纽伯瑞下令K连和L连继续在9号阵地前面佯攻,以吸引我军火力,令I连向东北方向迂回,经过美1营已经占领的桑德岭(我7号阵地),从高地主峰侧后进攻主峰。

I连前卫排1排排长乔治带领全排来到我军1号阵地前沿,为以身作则,他和一个中士一起带头冲锋,不料刚冲到半山腰,一个志愿军战士跳出来,用冲锋枪朝他们开火,乔治赶快又退回来,这时才发现全排并未跟上,而是缩在一个山洼里瑟瑟发抖。气急败坏的乔治破口大骂,这时I连3排也上来了,两个排联手向我1号阵地冲锋,途中倒霉的3排排长被子弹击中阵亡。此后这两个排徘徊于高地主峰之下,寸功未得。

由于山势较缓,右路的美1营进攻情况要比美3营强一些。其先头连A连5点10分到达攻击出发位置,由于工兵扫雷进度缓慢,迟滞至5时50分才到达我方阵地前沿。6时10分,A连兵分两路,其先头排负责进攻桑迪岭(我7号阵地),其余人员则在连长肖沃尔特中尉带领下向简·罗素山方向(我军11号阵地和2号阵地)冲去。驻守7号阵地的我军用猛烈的火力打击敌A连先头排,几分钟内敌军就伤亡25人,不得不于7时18分请求B连增援一个排协助攻击。与此同时,我驻守11号阵地的8连1排1班在班长错误指挥下全体进入阵地抗击美军进攻,虽然打退了敌人4次进攻,但全班大部人员为敌军火力杀伤,战至约7时半,该班只剩下一个战斗员杨德甫,被迫携带30发冲锋枪弹退入坑道,11号阵地丢失。

一个半小时后,我军7号阵地也陷入敌手。美军战报记载,9时05分,B连攻上桑迪岭山顶。

驻守2号阵地的我8连1排排长杨振江发觉11号阵地丢失,命令2班从2号阵地出发反击,恢复对11号阵地的控制,但由于敌军炮火拦阻,2班5人牺牲,只有5人带伤而归,反击失利。美军B连于8时超越A连,向我2号阵地进攻。杨振江指挥一个班和5名伤员拼死抵抗,B连攻到距离简·罗素山山顶七八十米的地方时就再也攻不动了,10时整美军C连也投入对我2号阵地的攻击,此外进攻537.7高地北山的南朝鲜32团也派来一个排从我2号阵地东侧协助C连攻击。战至14时10分,顽强抵抗了8个小时的8连1排终于没能挡住美军三个连加南朝鲜军一个排的联合进攻,杨振江带着仅剩的几名伤员撤入坑道,敌军占领了我2号阵地。2号阵地西侧重机枪阵地上,配属9连的机炮连3排排长秦永祥因伤不幸被俘。他是整个战役期间我军第一个被俘人员,也是被俘人员中职务最高的。

由于45师的两个榴弹炮营已经调去准备进攻537.7高地东北方向的注字洞南山,所以14日当天的战斗中,驻守两高地的我军只能得到15门老式75毫米日式山、野战炮的火力支援,面对强大的美军陆空火力,这无异于杯水车薪。战至下午3时,负责守备597.9高地的135团9连战前拥有的38支苏式冲锋枪打坏29支,45支苏式步枪打坏38支,6挺苏式轻机枪打坏5支,而2挺郭留诺夫重机枪、2支美式冲锋枪、1支美式步枪、2支美式半自动步枪和1门82迫击炮全部打坏,弹药也几乎耗尽;负责守备537.3高地北山的135团1连战前拥有的38支冲锋枪打坏31支,6挺轻机枪打坏5挺,45支苏式步枪打坏37支,1挺重机枪和8支美式步枪全部打坏,此外投掷3000多枚手榴弹、手雷,打出了7000多发子弹。

弹尽援绝的情况下,下午3时许,135团1连被迫在连长王二率领下撤入537.7高地北山2号阵地坑道。南朝鲜军占领高地后,在原有进攻的4个连基础上,又紧急调来南朝鲜军第17团5连,用5个连兵力防御我军可能的反击。

这天黄昏时分,45师师长崔建功才得知两高地的战况:9连丢失3个阵地,1连竟然丢失了8个阵地。焦灼万分的崔建功立即给135团团长张信元下令,要求他利用夜暗条件尽快夺回丢失的阵地。张信元决定,由该团7连反击597.9高地的2号、7号和11号阵地,2连和3连分头反击537.7高地北山主峰和东北山梁。反击部队利用沉沉暮色,迅速向两高地冲去。

攻击597.9高地主峰失败的I连最先发现我军反击部队,19时45分,美31团团长摩西接到I连连长斯托夫的报告,因为担心部队在夜战中遭受损失,遂下令左路的3营全部撤下高地。

占领597.9高地我2号阵地的美军31团1营匆匆在阵地上构筑了一些野战工事,就放心大胆地睡觉了。就在I连撤退时,B连一名士兵无意中发现了我军反击部队,紧急发声示警,仓促间美军用照明弹、信号弹、探照灯将高地照得亮如白昼,并立即向我反击部队开火。指挥2排反击的7连连长李石锁见偷袭未成,改为强攻,双方瞬间在2号阵地附近展开激战。半小时后,李石锁阵亡,5班副班长李忠先、2排长孙占元先后与敌同归于尽。

此时3排在7连指导员林文贵带领下从高地主峰沿东北山梁赶来支援2排,1排由副连长带领反击7号阵地。美军C连连长普洛斯顿误将我反击部队识别为一个营兵力,遂向美1营营长报告,请求撤退,营长麦克卢尔慌了神,经31团团长摩西批准,下令将1营撤下高地。美军第1营遂于20时53分开始向下撤退,于23时25分完全撤回主防御阵地。

美军撤退行动过于慌乱,竟然把9个人忘在了2号阵地上。幸存的美军士兵事后称未接到撤退命令的他们在打光了弹药之后与我军肉搏,并在被美军自己的炮火炸死5个人之后被迫逃离了战场。

与此同时,135团2连和3连向占领537.7高地北山的南朝鲜军发起反击,打急眼了的南朝鲜军也与我军展开了白刃战,我3连1排排长粟振林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拉响手榴弹滚入敌群,慷慨赴死。战至子夜,我军白天丢失的阵地悉数夺回。

上甘岭激战的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这一天中我军共投入约5个连兵力,伤亡500余人,而美军第31团投入6个连,伤411人,亡33人,加上支援部队的伤亡,亦在500人左右;南朝鲜军投入4个连,其伤亡数字与美军相差不多。这意味着我军冒着敌军的优势兵力和绝对优势火力,以500人伤亡为代价,取得了歼敌千余人的战果,堪称大捷。

然而战场上或喜或悲的人们都不知道,这血腥的一天,仅仅是个开始。

 

【4】反复争夺

美军第31团团长摩西发现10月14日是该团两年以来最黑暗的一天,不到24小时就有400多人伤亡。倘若不是战前每人都配上了新型防弹背心,这个数字只会更大——据该团卫生连连长报告,当天的负伤人员中只有3%是危重伤员,15%是严重伤员,其余82%的伤员经过治疗可以归队。这个伤亡数字已经远远超过“摊牌作战”计划的预期(打5天,伤亡200人)了,然而摩西和范弗利特还是决心打下去。为了弥补31团在头一天战斗中的损失,美7师调来了32团1营参加地面作战。

高地上的志愿军则面临着更大的问题。首先,无论是15军还是志司,都没有意识到美军对两高地已经是志在必得,绝非骚扰一把就走的小打小闹或者报复性的攻击,因此即将到来的10月15日一整天,两高地的志愿军还是没有得到固守高地所急需的炮火支援,只能运用手中的步兵武器对抗敌人的火力打击。其次,反击到高地上的部队经过一夜苦战,人员折损严重,体力消耗也达到极限。更严重的是,如果说饥饿和疲劳还可以努力克服一下,那么弹药严重匮乏对于坚守阵地的志愿军来说则是致命的威胁。

美军被赶下高地几个小时之后就在炮火掩护下发起了反扑。齐装满员的第31团2营在团长摩西指挥下猛扑我597.9高地主峰阵地,32团1营则在其营长带领下攻打桑迪岭和简·罗素山。中午11时47分,32团1营A连再次控制了桑迪岭(我7号阵地)和我11号阵地,十几分钟后,31团E连在连长纳普中尉指挥下首次登上了598高地主峰(我3号阵地),并在F连和G连的协助下竭力扩大战果。几乎与此同时,南朝鲜军第17团3营也再次占领537.7高地北山主峰。蒙蒙秋雨中,两高地形势急转直下。

31团团长摩西兴高采烈登上398高地,但他很扫兴地发现,32团A连冲上简·罗素山(我军2号阵地),只待了半个小时就被志愿军一个反冲击打回了桑迪岭。后来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狂热的敌人,冒着我们的炮火顽强发起反击,丝毫不惧死亡。

为增强攻势,下午1时半,摩西下令把刚刚撤下高地进行休整的第3营I连重新投入战场,协助32团1营作战。怨声载道的I连官兵在连长斯托夫带领下重返桑迪岭,然而就在接近我2号阵地的时候,连长斯托夫负伤退出战斗,1排长乔治被火线提拔为连长。傍晚,I连转移到桑迪岭进行防御。

为阻止我军支援两高地,15时20分开始,美军出动4批15架次战斗轰炸机轰炸了五圣山地区我军的交通要道、炮兵阵地和物资转运站,投下了37枚凝固汽油弹,遭受轰炸的山岭腾起冲天大火,被烧得遍体通红。

由于通讯不畅,我45师师长崔建功很晚才知道两高地主峰丢失的消息,按照“寸土不失”的防御原则,他下令135团务必发动反击夺回丢失的阵地。当晚,45师反击部队134团1营的三个连在营长李正庸带领下秘密向597.9高地进发。由于敌人炮火猛烈,1营2连在运动途中损失惨重,只有十余人到达指定位置。1连和3连随即兵分两路对美军发动攻击,一路直攻597.9高地主峰,另一路则从6号阵地出发沿西北山梁反击。在派克峰(我6号阵地)山脚下掘壕固守的美军31团E连首先遭到打击,其连长纳普中尉于22时30分中炮身亡,群龙无首之际,一个叫彼特斯的中士站出来指挥一个排抵抗我军,并被紧急提拔为连长。美军资料中还提到E连另外一个叫波默罗伊的士兵,称赞他使用机枪奋勇抵抗,第二次负伤后还与我军进行肉搏战直到被打死。

15日深夜,美军临阵换将,美军31团团长摩西把战场指挥权移交给美32团团长罗斯,但31团的2营和3营I连继续留在战斗序列里协助32团作战。

16日晨,在不安中度过了一夜的美31团3营I连奉命从桑迪岭出发,沿598高地边缘向西进攻。经过苦战,到下午2点的时候,I连攻下了我军0号阵地和1号阵地。为此,I连和32团1营A连后来得到了美军的最高荣誉奖“总统表彰奖”。但I连在作战时失去了全部排长,连新提拔起来的连长乔治也被我军炮弹打伤,留下终身残疾。

这天下午,美军把第17团2营的E连、G连拉上了战场。此时,参与进攻597.9高地的美军已经有9个连,约2500人,其中31团2营进攻高地西北山梁,32团1营沿着高地东北山梁攻打简·罗素山(我2号阵地),17团2营则从东南方向进攻简·罗素山。下午2时25分,2号阵地再次沦入敌手,我军残余部队再次退入坑道坚守。至此,我军也已经在战场上投入15个连队。

16日晚上我军再次用2个连的兵力(135团6连反攻597.9高地,133团9连加师工兵排反攻537.7北山)在坑道部队配合下发动反击,双方在美方提供的夜间照明条件下彻夜厮杀。根据美方战报,这次反击一直持续到17日6时30分,美军第31团放在我5号阵地上的F连在战斗中失去了全部军官,其他连也只剩下两三个军官。和我军一样,此战中美军班排级军官损失极其惨重。由于战场狭窄,数千人不可能同时在山顶交战,因此双方都只能一个连一个连、一个排一个排,乃至一个班一个班地逐次投入战场,在有限的空间里拼弹药消耗,拼人员储备,最终,拼忍受能力。

这天深夜,15军终于判明,美军此次进攻的主攻目标就是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军长秦基伟立即做出部署:1,第44师任务调整,由主攻变助攻,牵制当面之敌;军指挥、用兵重心移向五圣山方向。2,军、师组成炮兵联合指挥所,统一指挥上甘岭方向上的炮兵群,全力支援步兵战斗。3,统一建立后方供应指挥机构,加强后勤保障。

然而形势还在继续恶化,17日我军手上只剩下西北山梁上远离高地主峰的6号阵地(美方称派克峰),537.7高地北山全部表面阵地第三次丢失。这天,美军撤下疲惫至极的31团2营和32团1营,换上了美17团3营。17日夜间,15军45师134团7连和133团3连分别向两高地之敌发动反击,就在这天夜里出了一件雪上加霜的事。

上甘岭激战期间,我志愿军第15军共俘虏美、伪军82人,其中美军3人;自身被俘44人,其中8人为开小差投敌,这中间又有4人为原国民党军士兵。大部分我被俘人员都保持了革命气节,有的装疯卖傻,有的答非所问,总之就是尽量不给敌人提供有用情报。不知道这些被俘的同志后来有没有回国,以及后来的生活如何。

但有一个人起了坏作用,此人是我军的一个担架班副班长,解放战士成分,10月17日深夜奉命与其他6人去597.9高地转运伤员,18日晨该担架班遭遇伏击,其余6人阵亡,此人被南朝鲜军队第31团巡逻队俘虏。

按美伪规定这些俘虏要被移交给美7师情报部门统一审讯,但伪2师情报参谋文重燮抢在移交之前先审问了这个副班长,此人就告诉韩国人,之所以美伪军的炮火不能消灭阵地上的我军,是因为我军在阵地下方开挖了坑道,并利用了以前废弃的金矿洞屯兵。文参谋要他指出坑道的位置,他回答说没文化看不懂地图。然后文重燮找了几个韩国侦察兵协助在537.7高地北山仔细搜索,终于发现了我军的一个坑道入口。

此后美伪军就加紧对我坑道工事的搜寻和破坏工作,给我军退守坑道部队制造了很大的困难。

18日,美军第17团团长莱斯顿上校接手战场指挥权,统一指挥17团1营、2营和32团1营,依托已经占领的阵地继续扩展。上午10时32分,美17团L连报告占领派克峰(我6号阵地),至此,我军两高地上的表面阵地第一次全部丢失。形势已经到了万分紧急的关头,45师将怎么应对这一严峻局面?

山在烧——上甘岭战役纪实(1)

(未完待续)

飞蠓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