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班陀海战后西欧转换战场

丁舟 2019-12-0401:06:40 评论 3,197 views

系列《言必称希腊还是中国》之3.7

离开奥林匹亚,坐上开往科林斯的火车,闭目养神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火车居然在离海岸线几十米处行驶。秀美的海景随着火车的移动不断变化,非常养眼。展开希腊地图,发现伯罗奔尼撒半岛与希腊半岛距离很近,西部的帕特雷湾和东部的科林西亚湾连成一道狭长的海湾。伯罗奔尼撒半岛北部的铁轨几乎都沿着海岸线铺设。能够这样建设铁路,除了陆地地质条件允许外,相邻的海洋必须温顺,否则就会上演水漫铁路的大戏。海湾连接伊奥尼亚海,是希腊和意大利之间的重要通道,在古代具有很高的商业和军事价值。我突然想起,奥斯曼帝国和欧洲联军打过一场名为勒班陀的海战,不知是否发生在这一海域。仔细查看地图,却没有发现叫“勒班陀”的地方。

旅游结束后查阅资料,证明自己没有猜错,1571年勒班陀海战就发生在帕特雷湾。战役的名称来源于海湾北部的一处奥斯曼军港,该地现在叫纳夫帕克托斯,估计是希腊独立以后改名的。我能模糊地记得这场海战,主要是因为一名西班牙的年轻士兵参加了战斗,还失去左手。对于文学史而言,损失不算大,因为写作凭一只右手就可以完成。年轻人叫塞万提斯(1547~1616),后来写过一部小说叫《堂吉诃德》。主人公堂吉诃德和他的仆人桑丘,还有那匹劣马和风车,都是文学史中的经典形象。塞万提斯讽刺腐朽的骑士制度,小说中也隐含对自己复杂人生的总结,其中勒班陀海战便是他刻骨铭心的记忆。奥斯曼和西班牙处于地中海的东西两端,相隔遥远,是什么原因让文学青年塞万提斯参加了这场战斗呢?

勒班陀海战后西欧转换战场

塞万提斯像和马德里西班牙广场上堂吉诃德和桑丘的雕塑。

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展海上探险活动后,都有殖民地入账。1494年,两国得到教皇认可,在西班牙的托德西利亚斯签订条约。条约规定,除基督教世界外,以西经46°附近的一条经线为分界,将地球平分。西部为西班牙势力范围,主要是美洲;东部属于葡萄牙,主要是非洲和亚洲。条约要由教皇认可,是因为两国要避免因海外保教权发生纠纷。

欧洲的保教权是基于对宗教的精神统一的认识,由教廷授予世俗政权保护教徒在非天主教国家和地区传教的权利。大家都明白,保教权不过是征讨令、委任状、占有权的代名词,隐含的意思是基督教国家有权将异教徒的土地占为己有。与保教权类似的理念在其他宗教和地区也有,都是用自身的道德优越感,为扩张编造的托词。即便像中国这样的世俗国家,也会用天朝上国、教化外藩的观念支撑扩张行动,争取实现四海臣服、天下一统。

在大航海之后出现的利益之多、范围之大,谁都难以估量,暂时借保教权之名划分势力范围是个不错的选择。《托德西利亚斯条约》是一份非常夸张的条约,即使二战后美苏两霸也不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合作。西班牙和葡萄牙作为两个最早的海上探险国,狂妄的同时,也表现出儿童般的天真与浪漫。现在众多的拉丁美洲国家讲西班牙语,而巴西讲葡萄牙语,就是受这条经线的影响,因为巴西的位置在经线以东。不过其他各国崛起后,也打着保教权的旗号,只承认有效占领,该条约必然作废。

《托德西利亚斯条约》的历史作用是避免早期两国爆发海上争端,让两国按区域各自发展。初期葡萄牙在与东方的贸易中获利丰厚,西班牙相形见绌。16世纪上半叶,美洲发现大量金银矿,天上掉钱的奇迹瞬间改变了国家的命运,西班牙以火箭般的速度实现了财富增长。其实早在西班牙完成统一后,触角已经向外延伸。当美洲贸易的因素加入后,西班牙经济强国、军事强国、政治强国的级别跳跃式提高。卡洛斯一世(1500~1558)当政时期,通过一系列战争,力压法国,并借助哈布斯堡王朝复杂的婚姻关系,还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西西里和那不勒斯国王,控制着德意志和意大利地区,变身为欧洲老大;另外,和教廷联手,对内是维护天主教、镇压新教的急先锋,对外是抗击奥斯曼帝国的新盟主。

1504年起,西班牙开始派遣总督对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进行管理。塞万提斯出身破落贵族,成年后来到意大利来闯世界。他希望当一名战士建功立业,成就荣华富贵,其行动方向和哥伦布相反,于是有机会参加1571年发生的勒班陀海战。

引发这场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塞浦路斯问题。塞浦路斯岛位于地中海东端,小亚细亚半岛的南面,在历史归属上曾几易其主。15世纪成为威尼斯共和国的属地时,居民主要是希腊人。奥斯曼与威尼斯不和,1570年出兵占领塞浦路斯岛,并向岛上大量移民,安置奥斯曼土耳其人,造成该岛希土两种文化并存。现在塞浦路斯依然分裂,也是希腊和土耳其两国和解的主要障碍,症结就源于1570年的冲突。

在奥斯曼帝国面前,欧洲军事实力较弱,一百多年来一直处于守势。1566年苏莱曼一世去世,标志着奥斯曼帝国最强大的时代结束。此次威尼斯利益受损,于是在欧洲经过一番煽动,由多国海军组成神圣同盟。部分战船还配备了先进的火炮和火绳枪,伺机向奥斯曼进攻,准备收复所有被占领的基督教世界。新兴的西班牙想树立威望,派出重兵。联军在帕特雷湾觅得战机,乘奥斯曼海军准备不足之际展开进攻,结果斩杀对方的总司令,联军大获全胜。

勒班陀海战后西欧转换战场

勒班陀海战中双方在狭小的帕特雷湾厮杀,绘于16世纪晚期。

喜讯让整个欧洲沸腾,这是对奥斯曼人的首次重大胜利。基督徒们开始畅想如何与对手展开决战,何时能够收复圣城。但是理想很快破灭了,奥斯曼依靠雄厚的国力,迅速恢复海军力量,并且也配备了新型火器。第二年就重新控制了东地中海,同时利用外交手段瓦解欧洲联盟,与威尼斯签订了新的商业和约。随后几年,奥斯曼军队袭扰意大利、占领突尼斯、控制西地中海,欧洲各国又不得不与之恢复到不和谐的相持状态。而塞万提斯身残志不残,依然积极参与零星的战斗,结果寸功未立,还被海盗俘获。在阿尔及尔囚禁五年后,1580年才被家人重金赎出。塞万提斯青春已逝,回国后的经历也不顺利,身为骑士精神的受害者,于是寄情文学创作,宣泄不满。

勒班陀海战没有改变当时地中海的政治格局,却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战斗中,奥斯曼舰队遵循二千多年的海战传统,主要使用桨帆船,依然采用撞击和接舷战术。而欧洲联军主要使用风帆船,获胜的关键是多种火器配合应用,使远距离攻击成为可能。从此,海战场面大为改观,炮声越来越响,传统战术被抛弃,进而桨帆舰队被大三角风帆舰队逐渐取代。

勒班陀海战后西欧转换战场

盖伦帆船是克拉克帆船和卡拉维尔帆船的改进型,更适宜在大洋中航行,16~18世纪被欧洲强国广泛应用于商业和军事领域。

勒班陀海战后,奥斯曼能够重新在地中海获得主动,另外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西欧各国对地中海早已兴趣大减。政治抱负抵不过经济利益,只要没有重大的直接威胁,根本无人恋战。像塞万提斯这样“不识时务”的人已非主流。他当初如果不是选择向东来战斗,而是向西去创业,说不定西班牙会多一位殖民暴发户。当然,人类的文学殿堂肯定会少一部巨著。

当时的西欧各国,除了从亚洲和美洲的边缘地带向内进行深度开发,也在谋求如何布局全球以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是因为大航海的伟业并没有止步于哥伦布和达·伽马。能令冒险家们的心扉持续豁然开朗,乃至装下地球,主要得益于另一位航海家麦哲伦(1480~1521)五十年前的亲身实践证明。

勒班陀海战后西欧转换战场

左图:麦哲伦像。右图:维多利亚号帆船是麦哲伦船队中唯一完成环球航行的船只,该图绘制于1590年。

1522年9月6日,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西班牙探险船队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球航海。对于这样的描述需要做进一步说明。麦哲伦出身于葡萄牙破落骑士家庭,热爱航海。他到过印度,参加过攻占马六甲的战役,并从印尼的班达群岛带回香料,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他为国家作战,落下跛脚的残疾,当向国王提出晋级和加薪的请求时,却遭到拒绝。1517年麦哲伦放弃葡萄牙国籍,转投西班牙。依照《托德西利亚斯条约》,西班牙不能同葡萄牙竞争东线的香料之路。于是麦哲伦向国王查理五世提议,率船队探寻西线到达印尼的香料群岛摩鹿加。国王随即应允,并订立协议。协议规定,如果成功,麦哲伦将获得荣誉、官职和财富。1519年9月20日,由5艘船组成的船队出发,历尽艰辛,绕过美洲,于1520年11月通过后来以麦哲伦命名的海峡,进入当时航海家所认为的“大南海”。因为在之后3个月的航行中风平浪静,所以此后“大南海”改称为“太平洋”。船队到达菲律宾,并使之成为西班牙在亚洲的立脚点和跳板。1521年4月7日,麦哲伦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作战被杀。船队继续前行,终于到达摩鹿加,保证了这次远航是一次赚钱的生意。按照航海日志记载的日期,1522年9月5日,仅剩一艘帆船回到西班牙,完成壮举,而当地的日期是9月6日。人们知道产生时差的原因后,为避免混乱,于1884年将180度经线定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由于需要照顾一些岛国,变更线不是一条直线。

与其他载入史册的航海壮举相比,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最为惨烈:历时近3年,5艘船、260人最终只有1艘船、18人归来。麦哲伦本人也命丧途中,没能享受到与国王约定的各项待遇。但是他的信念与才能却将其置于历史高位,成就简单而伟大:送给人类一个全新的地球。他证明了自古希腊以来,很多先贤的正确猜想,使人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同时终结了地平、地方的谬论,让各种错误和偏见在此问题上从此收声。

西班牙在哥伦布和麦哲伦开拓的道路上前进,将美洲变成基督教世界,插上西班牙国旗,讲西班牙语,财富归西班牙。这一切有违上帝秉持的公平原则,西班牙的暴富犯了众怒,其中以英国为最。在欧洲历史中,经济强国加军事强国还是难以完成统一,西班牙也不例外,因此给其他国家留下了充足的反抗和反攻空间。英国后来成为霸主,起步阶段的动力就是来自同西班牙的斗争。大家都高举宗教大旗,占据着道德制高点。至于手段,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欧洲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升级版内斗,在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纵横驰骋。金银财宝太多,内战比外战更痛快,捡钱都来不及,根本无暇顾及没有油水的龙兴之地东地中海。从此威尼斯衰落了,亚历山大港萎缩了,伊斯坦布尔凝固了。而二百多年后,当英、法、俄的联合舰队再回到东地中海时,奥斯曼帝国的舰队,乃至整个帝国已是一根朽木。

丁舟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