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太低,而是创新太强

项栋梁 2020-07-2212:13:17 评论 3,732 views

喜欢喝酸奶吗?最爱哪种口味的?

  • 原味的
  • 乳酸菌
  • 芝士味
  • 草莓味
  • 有果粒的
  • 有燕麦的
  • 其他口味

嗯,酸奶真是个好东西啊,对吧?又营养又好喝,据说还能促进消化减脂养颜。

只可惜……

只可惜以上所有的选项都不是真的酸奶,当然也并不能满足你对酸奶的美好想象。

根据国家标准GB 19302-2010,生牛(羊)乳加菌种直接发酵而成的才可以叫【酸奶】,发酵前后添加其它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谷物等制成的产品叫【风味酸奶】。

划重点:凡是包装上写着【XX味】的统统不是酸奶,没错,写着【原味】的也不一定是。真正符合国标的酸奶只有一种味道,不用写原味。

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太低,而是创新太强

原味其实也是一种风味,有没有被智慧折服?

蒙牛纯甄,伊利安慕希,光明莫斯利安,老北京酸奶……这些你以为是酸奶的产品,统统都是【风味酸奶】,对应的质量标准比【酸奶】低一大截,可添加成分的自由度要高一大截。

有朋友说了,死抠定义没意思,这风味酸奶里添加的水果、谷物、芝士可都是好东西啊,你凭什么看不起【风味酸奶】?这还真不是冤枉它们。

作为奶,首先你得有个奶样对不对?蛋白质你得足够吧?这阵子大家都在讨论中国牛奶标准低的问题,觉得生牛乳2.8克的蛋白质标准一定是乳业巨头的阴谋,比欧美国家低那么多简直不能忍。

那风味酸奶的蛋白质含量标准是多少呢?答案是2.3克。实际市场上很多风味酸奶的蛋白质含量也是在2.3克到2.5克之间。与之相对应的,真正的酸奶(发酵乳)蛋白质含量应该大于2.9克。

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太低,而是创新太强

国家标准对酸奶的多项要求都比风味酸奶高

简而言之:给酸奶【加风味】通常是为了绕开国标【减蛋白】,省成本。

如果这你都能忍,那么再告诉你一个事实:以某品牌芝士味的风味酸奶为例,其碳水化合物含量为15克/100克,热量是467千焦。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它的含糖量比可乐还要高几层,热量比雪碧的两倍还要多。(注:碳水化合物是广义的糖)

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太低,而是创新太强

某网红芝士酸奶的营养成分

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太低,而是创新太强

常见可乐的含糖量与热量

喝【风味酸奶】的你,还好意思嘲笑人家肥宅快乐水?

注意,市场上混淆视听的不止是风味酸奶,还有各类【含乳饮料】。

根据GB/T 21732-2008 ,配制型和发酵型含乳饮料的蛋白质标准只要1克以上就合格。娃哈哈AD钙奶就刚刚好卡在这个标准上。还有营养快线、真果粒、香蕉牛奶……都是够1克就合格。毕竟人家都说是饮料了,你还要求啥蛋白质呢?

不过还是要好奇问一句:既然是饮料的标准,AD钙奶到底算不算奶呢?

至于【乳酸菌饮料】就更过分了。以3块钱一小瓶的养乐多(华南地区叫益力多)乳酸菌为例,其蛋白质含量仅为1.3克每100毫升,更不要说每小瓶本来就只有100毫升,一口闷下去摄入的蛋白质约等于吃掉一根辣条。

你以为是日本高科技酸奶,结果价格贵一倍,蛋白少一半,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太低,而是创新太强

养乐多营养成分表,截图来自养乐多官网

虽然蛋白质少,可人家市场大啊。作为参考,乳酸菌饮料2019年在中国的市场规模是364.8亿,真正地每天喝掉一亿(元)乳酸菌。有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乳酸菌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我只能说很心疼那么多可爱的塑料小瓶,她们配得上更多营养。

话说到这里,还得说几句保命的。风味发酵乳也好,乳酸菌饮料也好,对应的国家标准比酸奶和纯牛奶低并不代表它们的产品一定更差,更不意味着质量不安全。国家标准是判定合格的最低标准,企业出于市场需求完全可以生产比国标更优秀的产品。至于实际会不会,留心看一眼营养成分表就知道啦。

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质量标准比欧美低,而是创新能力太强,开创了几十种欧美国家根本没有或者很少有人买的奶制品品类。

风味发酵乳,调制乳、含乳饮料,乳饮料、风味酸牛乳,风味酸奶,酸奶饮品,牛奶饮品,复原乳,乳酸菌饮料……

作为消费者,我个人在购买乳制品的时候是不会买以上类别的。性价比太低而热量又太高。

说句不好听的,如果你都喝蛋白质1.0的乳酸菌饮料了,就别嫌弃国产奶2.8的标准啦……2.8的奶虽然不算高大上,好歹是正经牛奶,一个字,纯,不像那些名字妖艳的创新货。

唉……不过懂得多也有懂得多的苦恼,有一回我在某大型连锁超市的酸奶区想找一盒真正的酸奶,看完三排大冷柜几十个花样,愣是一个真酸奶也没找到!全是各种风味酸奶乳酸菌……那还能怎么办?不买呗。朕就是这般性情,就是这样汉子!

我会买的只有以下几种类别:

鲜牛奶、纯牛奶、酸牛奶

有蛋白质含量下限管着,营养差不到哪儿去,有卫生相关指标管着,喝还是没问题的。不吹不黑,这几年国产纯牛奶虽然营养指标比欧美差一点,安全卫生状况整体还是可以放心的。简而言之,国产纯牛奶和酸奶不是我的首选,但在可接受范围内。

--------------我是硬科普的分割线---------------

接下来是知其所以然的部分,我尝试给大家分析下为什么中国奶整体比不上欧美奶。(备注:这个结论是我个人的总体印象,不接受个案比较或单个指标比较的反驳。)

第一是市场教育的问题

乳制品的核心原料成本是生牛乳(或由生牛乳加工成的乳粉),而区分不同等级乳制品的核心指标是蛋白质含量。少用奶,就能多赚钱,但是奶加少了蛋白质含量就够不上纯牛奶,酸牛奶标准,那怎么办呢?十几年前的解决方法是加三聚氰胺冒充蛋白质,后来出事后查得严就很少人敢这么干了。可是中国的国标已经够低实在没法再降了,还有什么门路呢?

开发新的类别啊。这时候体现中国企业家创新能力的地方就出现了,跳出牛奶酸奶的三界之外,就不用受2.8克紧箍咒的约束啦。于是各种风味发酵乳和含乳饮料大行其道,挤满了超市的货架。

可是核心营养素都惨不忍睹了,作为乳制品还怎么宣传呢?

别管营养成分什么的,砸广告啊,造概念啊。于是大家发现,虽然你和朋友圈的各位喜欢的综艺节目可能完全不一样,但是这些爆红的综艺节目背后个个都有乳制品的重金赞助冠名。

卖点就更多元啦,长寿的秘诀,肠道的动力,零蔗糖的天真,有芝士的力量,给你冠军的钙,给你有机的爱……总之就是不舍得给你实打实足够多的蛋白。

中国消费者长期以来被乳业市场教育的就是这么些乱七八糟的概念,牛奶作为基础食品提供优质蛋白质的核心价值反而没多少人真的关心(会看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那种)。

第二是养殖技术的问题

有个可能涉嫌伤害民族感情的事实:中国会从欧美国家进口牛的精液。

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太低,而是创新太强

不是说中国的公牛那方面不行啊,实在是人家现代化养殖技术发展得早,培育的奶牛品系质量高,引进良种来产更多的牛奶说起来也无可厚非对吧?问题是,尽管有进口品种也有本土的良种繁育,但中国奶牛的平均产奶效率以及产奶质量比起新西兰荷兰这些养牛强国还是差得挺多。在追赶,然而暂时没赶上。

奶牛品系是基础,养殖技术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奶牛毕竟是种哺乳动物,不是真的产奶机器,是动物就会生病,要保持奶牛健康就得靠动物医学。而中国在动物疫苗研发、兽药研发生产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样存在,基本和人用药的差距相当。兽医人才队伍的培养也是个大难题,更别提我们甚至还有中国特色的中兽医……

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太低,而是创新太强

而且,由于中国还存在相当大比例的散户养牛,这些一家几头牛的养殖户,其养殖技术和饲料储存条件比起规模化养牛场差的不是一个两个档次,指望散户奶农生产出高品质牛奶可能比指望项栋梁学会芭蕾舞还要难。

第三是饲料结构的问题

在欧美国家大超市逛过的朋友可能都有体会:一大壶2升的鲜牛奶售价普遍折合人民币10元左右,比矿泉水还便宜。这还真不能全怪中国乳业厂家黑心,的确有部分客观原因是咱们养殖成本更高,饲料更贵。

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太低,而是创新太强

澳洲超市的2升鲜牛奶折合人民币9.8元

很多人以为牛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大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饲料成本岂不是接近于零?这是非常典型的误解。一方面,光吃草的奶牛产奶量低,另一方面,产出的奶蛋白质含量也低。更何况天然草场的青草也不够老牛天天啃,还得花钱买苜蓿和青贮玉米这些人工种的牧草。

牧草之外,还有一块成本是谷物饲料,玉米、豆粕,大麦这些谷物饲料才是牛增肥产奶的关键。要不然谷饲牛排为啥比草饲牛排更香更贵?

中国养牛场吃亏的地方也正在这里:中国的谷物价格比国际市场高一大截。玉米、大豆、大麦这些谷物从南美洲万里迢迢运过来,加上关税都还比国产的谷物要便宜,可想而知在当地养牛可以省多少饲料成本。

所以,中国奶整体上比欧美国家价格高一点,蛋白质含量低一点,卫生状况差一点,是有原因的。但是咱们创新能力强,奶的品类多啊,骄傲!

备注:广为流传的2.8克蛋白质标准是【生牛乳】的标准,中国消费者实际接触的终端产品【纯牛奶】和【酸牛奶】蛋白质标准是2.9克。

最后来一个思考题,下面图片里的奶,有哪些值得买?

中国奶最大的问题不是标准太低,而是创新太强
项栋梁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